• 31阅读
  • 0回复

干劲很大 方针正确 集资容易 发展很快 魁星庄生产队养猪竖红旗 吴桥县各公社奋起赶先进 全队以猪为首发展六畜生产,大干一年翻了身,今年粮食增产一倍多 全县养猪由十六万增至二十二万多只,养猪场由六百多增至一千多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7
第1版()
专栏:

干劲很大 方针正确 集资容易 发展很快
魁星庄生产队养猪竖红旗 吴桥县各公社奋起赶先进
全队以猪为首发展六畜生产,大干一年翻了身,今年粮食增产一倍多
全县养猪由十六万增至二十二万多只,养猪场由六百多增至一千多个
新华社天津16日电 河北吴桥县各人民公社、生产队学习王谦寺公社魁星庄生产队鼓足干劲,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解决猪仔、猪圈、猪饲料的经验,使养猪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2月上旬,全县养猪数由学习前的十六万只增加到二十二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只,集体养猪场由六百三十个增加到一千零三十二个,公养猪由五万六千多只增加到八万五千五百只。全县出现了一亩地一头猪的生产队三个,一人一头猪的生产队五十三个,不少穷队开始改变面貌。
魁星庄生产队发展养猪事业中的重要经验是:领导上决心大,社员干劲大,有困难和群众商量,解决了缺乏猪仔、猪圈、猪饲料问题。这个生产队过去“粪少、地赖、粮食产量低”;农业合作化后,虽然生产有所发展,但是粮食产量增长得慢,全村每年仍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粮食要靠国家供应。1958年,这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在总路线、公社化与大跃进鼓舞下,立大志、下决心,以猪为纲,发展六畜生产,大干一年翻了身。现在全队养猪头数已由公社化以前的十七只发展到二百五十七只(其中户养七十七只),每户平均六只多。羊、鸡、大牲畜的数量也有很快的发展。由于畜牧业发展快,积肥多,再加上其他原因,今年粮食产量增长了一倍以上。不但不再缺粮,并且还有余粮,从而改变了历来的贫困面貌。
魁星庄生产队在养猪过程中没有猪仔,就由干部带头,带动群众投资购买了猪仔。没有猪圈,干部又和社员商量,社员们把家里的棍棍棒棒,拆拆拾拾地凑了碎砖三十一车,木头五十多根,几天工夫就搭起了集体养猪场简易圈棚四十多间。猪没有吃的怎么办?干部和社员们商量后,很多社员将猪吃的山药蔓、玉米骨、棉花落等拿出来,凑起一万六千多斤,维持了一冬。以后全村男女老少又人人动手,贮存干菜六万多斤,还把山药蔓、多穗高粱秸等青贮起来做饲料。
吴桥县原来养猪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有一百二十多个穷队(占全县总队数的12%)因为碱地多、粮食产量低等,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自己队的条件不足,对发展养猪有畏难情绪。自从魁星庄这个穷队的养猪红旗高高树起以后,给穷队迅速改变面貌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县委紧紧抓住这面红旗,先后组织了三千多人次到魁星庄参观学习,使这些穷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辛庄公社田小麻生产队原先有猪源难、资金难、饲料少、没猪圈的“四难”论调。支部书记沈重让参观了魁星庄回来后对社员们说:“咱们这难不算难,魁星庄的条件不如咱,人家能干,咱为什么不能干!”许多队都认为:魁星庄为穷队刨穷根树立了榜样,创出了一条由穷变富的康庄大道。
各穷队认真学习了魁星庄队的经验后,大办集体养猪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来解决资金、物料不足的困难。王瞳公社经过发动群众“两献”(献策、献计)、“三投”(投砖、投料、投资金),烧砖十八万块,群众献砖三万四千多块,三千七百八十四户社员投资四万一千八百五十六元,建场进度很快。全社现在已建成了六十六个养猪场,养猪一万零三百八十四头。为了解决今后发展养猪的仔源问题,各生产队学习了魁星庄自繁自养的经验,大力选留母猪和种猪。目前,全县已经选留出母猪七万五千七百一十八头,公种一千二百二十五头。全县有的三万五千多头适龄母猪,95%达到了全配满怀。(附图片)
河北新乐安香公社西安香生产队放牧的猪群 新华社记者 王旭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