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刘芳九创高坝运土卷扬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7
第3版()
专栏:

刘芳九创高坝运土卷扬机
本报记者 梅国宝
江西省丰城县紫云山水库到处都使用开了木工刘芳九创造的高坝运土卷扬机,运土上坝的功效现在比人工运土提高了六十倍。
刘芳九是丰城县袁渡公社社员,解放前是个一字不识的穷木匠,解放后在党的培养下成了工具改革的尖兵。
想入非非
不久以前,刘芳九制造了绳索牵引双轨列车,提高了运土工效十多倍。可是,当他看见推车上坝的人太费劲了,一车土要两人拉着,一人推着,好几分钟才能送到坝顶。人们的衣衫都湿透了,一天还推不上多少土。于是,他就想起来“要是做一部车土的水车,把土从坝脚车到坝顶上去”。晚上,他刚躺上床,就想起了做“车土水车”的事来。睡不着了,他坐起来抽着烟,用手在床上比划着。做了二十年的木匠,手摇的、脚踏的、龙骨的、新式的、铁牛盘的,哪一种水车他没有做过?可是,这“车土的水车”是个什么样?应该怎么做?却把刘芳九难住了。
第二天,刘芳九又到工地安装绳索牵引双轨列车去了。他不时看看坝越来越高,路越来越难走;但是人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干劲反而更大,工地上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热火朝天。人们决心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修好水库。这使刘芳九更加激动起来,做一部“车土的水车”的念头就越来越是放不下。
“如果把龙骨水车和双轨列车凑在一块,或许能行!”他埋头思量,在木轨上比比划划。几天之后,刘芳九感到有点头绪了。接着,他躲在工棚里,连着干了两个深夜,做成了一个小小的“车土的水车”。早饭时,刘芳九跟几个木工一谈,大家都感到很新鲜。于是,高坝运土卷扬机的小模型便被送到党委会去了。
设计答辩
更深夜静,寒气逼人,党委会召开的技术革新会议还在进行着。刘芳九的高坝运土卷扬机的小模型放在桌上。模型像部龙骨水车,不过这部水车上的龙骨没有装叶子,却绑着精致的小小的列车,轮子上是两条用篾片做的光滑的小轨道。两个党委书记全神注视着模型,四周围坐着许多人。
“老刘,这个水车一天能运这么多土,你是怎么算的?”一个民工团长兴致勃勃地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根据坝形,车土的水车可以做二十一丈长;每隔一尺八寸可装个小斗车,在龙骨上就能装二百多个小斗车;一个小斗车装土三十斤,这样龙骨转个圈就可运土一方多。这是一笔账。抽水机是二十马力的,每分钟要转一千五百圈;抽水机马达上的飞轮直径是七寸,一分钟飞轮就能带动龙骨走三十丈;龙骨来回是四十二丈长,这样,在三分钟内龙骨就可以转二圈多,车土二方多。这又是一笔账。一天以八小时算是四百八十分,三分钟运土二方多,一天运土是三百六十方。这是第三笔账。”刘芳九谈得一点不含糊。
“土太重了,怕运不上来吧?”又一个民工团长耽心地提出了问题。
“完全可以车上来。二十马力能够拉多少东西?照算还可多车点呢!”刘芳九总是把卷扬机叫做车土的水车,把运土叫做车土,一直到现在他还是这么说。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刘芳九详细地解释着。一直到大家感到没有什么问题了,党委书记黄有根代表党委表扬了刘芳九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并且决定抽调十个木工组成技术革新小组,由刘芳九担任组长,开始试制卷扬机。
困难重重
三天过去了,卷扬机被安装在主坝的正南面。开始试车的那一天,还举行了试车典礼,人们像过年过节似的欢天喜地,干部和民工一圈一圈地把卷扬机围了起来。试车时间一到,马达便发出轰隆隆的怒吼声,卷扬机的履带便飞奔起来,泥土真的像水一样的稀里哗啦飞向坝顶。刘芳九的愿望实现了,人群像海浪似的掀动起来,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卷扬机的履带像脱了缰的马,越来越快,木制的小列车轮狠狠地磨擦着木轨。不久,轮子就被磨坏了,小列车越轨了,有的跳了起来撞在飞轮上,有的塌了下去碰在支柱上,抽水机被迫停下来。人们不断地发出叹惜声,渐渐地散开了。刘芳九的脸变得像朵乌云,但是他很快就镇静下来,同组员一起抢修卷扬机。修好了又开动,撞坏了又修理。在这一天,刘芳九遭受到十几次失败,晚上,技术革新小组讨论了白天发生的事故,提出了几个改进的办法,第二天试验还是不行。技术革新会议又研究了一个深夜,天没大亮,大家便又跑上坝搞试验,结果还是不行。这时,技术革新小组的部分成员也灰了心,人们从刘芳九的脸上也可以看到焦急不安的情绪。
就在这个时候,党和群众坚决地支持了刘芳九。民工贴出了三百多张大字报,还从山上砍下了大批木材,要求刘芳九继续试验。党委又召开了会议,帮助刘芳九总结经验,肯定高坝运土卷扬机基本上是成功的,要求大家在飞轮的快慢上做文章;并坚决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使刘芳九在多次试验的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恍然大悟
“黄书记说得不错,车土的水车既然能够运土,基本上就算成功了。飞轮转快了,可以想办法让它转慢点。”刘芳九从党委会回工地后,黄书记在总结发言中说的几句话一直在他的脑子转圈。怎样才能叫飞轮转慢点呢?刘芳九想了几个深夜。当刘芳九发现马达上飞轮转二千圈而卷扬机的龙骨只转一圈时,他恍然大悟说:“我把卷扬机上飞轮直径加大几倍,那不就使得马达上的飞轮相应转慢了吗?”他不禁笑了起来。
第二天,刘芳九向党委一汇报,党委同意他们再试验。在抽水机手热心协助下,效果果然很好,小列车安静地在轨道上跑着,大量的泥土被运上坝顶。人们又欢呼了起来。但是,当车子不断运转的时候,事故又发生了:用铅丝作的龙骨又由中间滑向边缘;小列车被迫离开轨道,又与飞轮碰了头。这样的事故,一天中连续发生了八、九次。但经过一百多次失败,刘芳九终于制成了高坝运土卷扬机。
现在,紫云山水库的主坝工地上,从坝脚到坝顶,满布着高坝运土卷扬机,整个工地上再也看不到民工推土上坝的状况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