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沈阳农学院为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7
第6版()
专栏:

沈阳农学院为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新华社沈阳16日电 沈阳农学院师生们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对推动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个学院农学系师生合作进行的小麦、玉米、高粱、水稻、陆稻、甜菜和马铃薯等农作物的丰产技术试验,不仅积累了一套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经验,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为辽宁省制定上述作物的丰产技术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个系杨守仁教授通过远缘杂交的育种方法,用我国南方著名的早熟籼稻“南特号”和日本早熟粳稻“嘉笠”杂交,培育出新的品种。这种新型稻种今年在十多个省市试种结果,表现出生长力强、穗大粒多、米质优良、抗病性好等优点。园艺系教师为解决辽宁省早春蔬菜缺少培育出的“沈农二号”番茄,有早熟果大、多产和适宜密植的优点,是辽宁省目前早熟番茄中一个最好的品种,现在已经在生产中推广。
教师们对在生产上有长远性的理论问题和尖端科学也进行了探讨。在龚畿道教授领导下进行的“春麦转化冬麦”的研究,现在已取得了“合作四号”、“明尼二七六一”等八个春麦品种的冬性材料、使这些原来根本不能在沈阳地区越冬的春麦、转化为完全可以在露地过冬的冬麦,并且在抗寒性、高产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目前在生产上所应用的“大青芷”冬麦品种,他们还把超声波、电离辐射等尖端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上去,并且取得初步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