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成都钢铁厂干部比赛种“试验田” 薄弱环节连续突破 钢铁生产持续上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8
第2版()
专栏:

成都钢铁厂干部比赛种“试验田”
薄弱环节连续突破 钢铁生产持续上升
据新华社成都电 成都钢铁厂领导干部开展种“试验田”对手赛,突破生产薄弱环节,促进钢铁生产持续上升。以“试验田”对手赛开始的10月份同9月份相比,钢增长134.3%,铁增长24.2%,钢材增长55.2%;11月份钢材又比10月份增长了41.6%,铁增长了21.1%,而且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成都钢铁厂领导干部通过“试验田”竞赛,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现在全厂车间以上的党政领导干部,都分别在炼钢、炼铁、轧钢、炼焦四个车间种“试验田”。他们采取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形式,跟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且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掌握生产规律,取得经验,及时指导全厂生产。
为了突破转炉炉龄短的生产关键,厂党委书记和生产副厂长到炼钢车间,同车间主任、党总支书记分别把守四个工段,每人搞一个试验炉,订出具体指标,互相展开竞赛,及时评比,总结交流经验。他们不仅主持各种生产会议发动工人讨论计划,研究具体措施,还要亲自操作,同工人一道闯关破关,做到了炉炉检查风眼、炉炉总结经验。这样,从领导到群众,从干部到工人,都卷入了竞赛,使全车间风眼吹损由原来一百多毫米下降到二十多毫米,转炉炉龄不仅比原来提高50%以上,而且大大减少了设备事故和生产间隙时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