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治水又治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8
第8版()
专栏:

治水又治山
 施尔武
在河南日报上看到,“穷山恶水”的王屋山变成了富饶美丽之乡。王屋公社的社员们有几句歌:“王屋变连山,喜事说不完,治山又治水,坡地改梯田,山顶绿林化,水渠盘山转,旱涝都不怕,年年大丰产。公社力量大,靠党不靠天。”(12月12日河南日报)唱出的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欢乐。
提起王屋山,是“害”名久传的了。当年愚公移山,要移的就是太行王屋二山。传说中的愚公,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他那时就有了“人定胜山”的思想,决心挖平这两座拦路大山。愚公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几千年来,我们劳动人民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毛主席曾经用“愚公精神”教导全党,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发扬这种精神,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两座大山。我们正是遵照党和毛主席的教导,把那两座大山挖掉了。
如今,我们面前还有两座大山:一个叫穷山,一个叫白山。愚公精神也在我们人民中有了更高的发扬。这就是:不再是移,而是要治。王屋山的“变”,正是王屋公社人民“治”的结果。同是一山,能不能由“害”变“利”、由穷变富,全在乎人治还是不治。王屋公社的人既有“治山治水”之志,又有治山治水之法,一面挖渠道,打水窖,挖山泉,打水井,挖鱼鳞坑……;一面建水库,筑河坝,修谷坊,闸沟淤地,垒地堰,作水平线,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挖挖、建建,三年下来,山河大变。
全国人民也正在用“治山治水”的精神治理着穷山白山。行行业业,都在不断努力地挖,既要挖掉一切“害山”“恶水”和右倾暮气,又要挖出一切源流,一切潜力;也在不断地建,建起金光闪闪的精神大厦,建起富饶美丽的乐园来。仅拿水利建设一项来说,规模比过去更大,气势比过去更宏,心思比过去更巧,工效比过去更高。而我们祖国的伟大河山,也就一天天变得更富饶更美丽。只有像解放了的人民,才能成为自然的主人,才能不断美化自然,美化地球,美化宇宙。中国人民作为一个修理地球的巧手艺匠,作为一个建造人类精神大厦的工程师真是当之无愧的啊!
“修理地球”,这是何等伟大的气概,它也正好反映了中国人民从移到治之间在精神面貌上的剧变。愚公的“人定胜山”的精神是可贵的。但其中的“人”,是有他的时代特征的。那时的人,是独家独户的人,所以愚公依靠的只是“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尽管世代相传,但那声势力量气魄毕竟还不够大,还不足以使他树立根治山河的理想,所以故事的最后只能归结为由神来把山移走。而我们都是人民公社制度下的人,因此一想便想到了“公社力量大,靠党不靠天”。我们遇事想到的是大规模群众运动,是千军万马。我们想的不只是移来移去,而是根本改造和治理山河。这种心志之大,风格之高,气魄之雄,力量之厚,都是前无古人的。我们常常说到的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风格,不是别的,正是六亿多充分解放了思想,树立了共产主义的雄心大志,又有人民公社作依仗因而力大无穷的人的风格。倘使人能因时代而名,那末,愚公有知,也会从心底羡慕“公社人”这个豪迈的名字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