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充分利用雪水灌田 新疆修干砌卵石渠道防止河水渗漏流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19
第3版()
专栏:

充分利用雪水灌田
新疆修干砌卵石渠道防止河水渗漏流失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普遍利用河床卵石,在许多大河上游附近修筑干砌卵石渠道,将河水引到渠中,再流入灌区。这样作,可以防止河水渗漏、冲刷、流失,提高河水的有效利用率,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据水利部门调查,今年新修的四十多条干砌卵石渠道完工后,连同过去兴修的五十六条渠道,就可使全自治区80%渗漏流失严重的河道,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
自治区今年开工的干砌卵石渠道,一般引水量达二十秒立方米左右,其中玛纳斯河东岸大渠、叶尔羌河东西两岸大渠和呼图壁河青年渠等大型渠道,引水流量高达六十至一百四十秒立方米,工程大于以往任何一年。目前全自治区有数十万社员正在当地各级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在戈壁滩上一面挖渠,一面搬运卵石,随修渠、随铺砌。不少工地平均每人每天挖戈壁土石的效率达到五、六立方米。
新疆境内的大、小河流,都由各山脉融化的冰雪汇集形成。这些冰雪融化的水流出山口后,大多要经过十多公里到数十公里的戈壁卵石地带,才能流入灌区。春季山上的雪水流量小,一经过漫长的砾石冲积层,大部分水还没有流到灌区就渗漏流失完了,即使是大河,流入灌区的水也达不到整个河水流量的30%到40%,而7、8月间洪水一到,流量又特别大,由于没有固定河床,水流漫溢冲刷,经常发生洪水灾害。修筑干砌卵石渠道,使这些河流一出山口就进入固定河床(即渠道),便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例如昆仑山下维吾尔族社员,在克里亚河上游修筑了一条三十多公里长的干砌卵石昆仑大渠。修渠前,这条河每年4月至6月流入灌区的水,每公里要渗漏3%,今年每公里渗漏量已降低到0.73%,在同一时期流入灌区的水比以前增加了近两倍,不仅改善了原来二十五万亩耕地的灌溉状况,还可以扩大灌溉面积近二十万亩。
修筑干砌卵石渠道,材料就是河道附近的大量卵石。这种筑渠方法,比用水泥浆砌卵石的技术简单,最容易为广大社员所掌握。同时,造价低廉,可以节省大量投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