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革新技术 多运木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0
第6版()
专栏:

革新技术 多运木材
黑龙江省通河林业局副局长 佟华义
通河林业局认真贯彻执行了省委提出的“三化”(林业生产机械化、林木生长快速丰产化、木材利用综合化)、“四自给”(大部分钢铁、机械、油料、蔬菜和肉类自给)的林业发展方向,坚持政治挂帅,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开展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群众运动,摆脱了木材生产的季节性束缚,基本上实现了常年作业,生产获得了不断跃进。今年的计划提前六十天完成。
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在1958年以前,每年的冬季,通河林业局都要动员大批马套子上山,突击运输,因为生产受季节的束缚,木材困在山上运不下来。去年年初,通河林业局党委分析了企业内部外部的形势,提出了“苦战二年,基本实现集(材)、运(材)、装(车)、归(楞)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逐步取消马套子上山,实现常年作业”。在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提出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坚持先土后洋,洋土结合,自己武装自己的原则,开展一个规模壮阔的、以大搞工具改革为中心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两年来,群众创造、革新、推广了三十多种集材新工具,经过试验鉴定,已经定型的有十六种,这些新工具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使集材工序基本实现了索道化、滑道化、车子化、槽道化,效率提高45.3%,减轻了笨重的体力劳动。今年又创造了用拖拉机溜放台车和以重台车带空台车上山等三大流水作业经验,把新工具和机械化作业联结起来,减少了重复作业过程,新工具集材下来就装到森铁台车上,生产效率又提高30%到50%。全年节约劳动力五百四十四个。
坚持政治挂帅
当党委提出发展常年作业的要求时,曾经遇到了两种思想障碍:一种是“唯条件论”,认为通河林区的林场条件不好,是过伐林区,出材量低,山角高,不能搞常年作业;另一种是重“洋”轻“土”,认为要搞常年作业就要洋机械,“不要黄牛(畜力)要铁牛(拖拉机)”。党委针对这些情况,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大辩论,首先解决思想问题,用“不通就辩、不信就看、不会就学、学会就干”的方法,坚定了群众的信心,鼓舞了士气,大大推动了运动的开展。
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又不断出现新问题。去年冬季,霜大有雪,滑杠平车常出事故,观潮派和怀疑派又重新抬头,说“新工具到冬季就不行了”。领导上及时抓住了红旗林场和奋斗林场职工创造的冰槽爬犁等冬季作业的新工具,及时加以推广,使冬季的日产量达到三千五百立方米,最高达到六千三百立方米。今年入春以来,由于搞新工具集材在生产管理上还缺乏经验,影响了森林铁路的运材量。有人又散布右倾言论,说什么“一个指头烂了,十个指头也危险”。这时党委又对这种思想进行了批判,并且及时提出搞森铁台车上山,改革了森铁运输方法,使森铁的日运材量由二千四百立方米,提高到三千二百立方米,进一步鼓舞了群众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只有坚持政治挂帅,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才能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不断深入地开展起来。
依靠群众办法多
在技术改革过程中,通河林业局坚持大搞群众运动,及时向群众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每逢遇到困难,都交给群众研究解决。各场开展常年作业以后,曾经出现了钢索、轻轨、平车等工具器材不足的困难,党委就领导群众以木运木、就地取材,解决材料不足的矛盾。职工群众发挥了创造性,试验成功了阴阳轨(一边木轨、一边钢轨),对生产起了很大作用。职工们还收集了许多废铁,解决了制造小轮车所需的铸铁问题,使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