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攸县林区运输面貌基本改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0
第6版()
专栏:

攸县林区运输面貌基本改观
湖南省攸县东部是一个崇山峻岭,林木葱郁的地区。原来这个林区的木材运输十分困难,去年的大跃进,林业职工在县委的领导下,进行了巨大的工具改革和运输基建工作,基本上改变了落后的运输面貌。
现在,这个林区架设了一百四十六条滑道,总长一百三十三华里;修建十二条土火车道(一种木轨道)和一条复线,共长九十四华里半;还修了一条高空竹轨平车道,疏浚了四条河道,炸掉礁石四千多立方米,修大坝五座和小坝三十多座。这样就根本改变了林区的运输面貌。在森林资源集中的漕泊、柏市两个林区,从山上到小溪边,拖道和土火车道纵横交错,各种滑道、拖道和土火车道如同蛛网相连,形成了完整的木材运输网,人们自豪地把漕泊林区运输中心木泽称之为“小株洲”。过去无法运材的险要地带和几年运不下来的大树,现在都顺利地运了出来。从来没有流送过木材的溪流,也可以进行赶羊流送了。今年到8月底,就完成了全年运输任务的99%。
由于大搞工具改革和运输的基本建设工作,在山上的陆运98%以上消灭了肩运,提高了工作效率,成本也有所降低。以漕泊采伐场为例,从山场到溪边的陆运里程,平均是三十八华里,人工肩运,每立方米木材需要十四个半工,运费是二十多元,修了土火车道,从山上一直运到溪边,运每立方米木材只需要七个工,运费九元多,成本降低40%。由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了土火车道、滑道,运材里程比人工肩运里程大大缩短。柏市采伐场,修了七条土火车道,肩运里程是三百二十五里,而车运里程只有二十五里。有了这些运输工具以后,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安全生产有了保证。职工们编了一首歌:“千年运材靠肩背,今日运材车子推;既省力来又安全,工效提高好几倍”。五十三岁的祥工老工人边推车边唱歌:“我推车子心中喜,车子运材力无比;过去只能背一根,现在车子推一米”。
(湖南攸县林业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