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林海红旗手张凤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0
第6版()
专栏:

林海红旗手张凤阁
本报记者 白皓
皑皑白雪,把大兴安岭林区装扮得银光闪闪。那些伸往深山密林的运材公路线上,一条接着一条的“长龙”驰骋着。尽管山路崎岖溜滑,也阻挡不了英雄的汽车司机们的列车运材。张凤阁是大兴安岭林区推行列车式运材法的带头人之一,现在,又是冰雪道上最活跃的一个。
去年夏天,当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浪潮涌到林海的时候,张凤阁的心沸腾起来了。他想,别人在较平坦的公路上能推行列车式运材法,难道在九岭十八坡的路上就不能搞列车化吗?当时,强调条件困难的人是不赞成他的想法的,他们说,九岭十八坡上拉列车是行不通的。但,敢想敢干的英雄——共青团员张凤阁一定要高山险岭低头。他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从别人学来的经验,先拉着两个满载木材的拖车,走过了“摩天岭”和“南天门”,接着他又拉起四节拖车,又通过了这些险岭。原来那些认为“行不通”的人在事实面前服输了。不久,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党委召开了现场会议,张凤阁作了一次精采表演,用十节拖车一次运材一百八十多立方米。载运量超过往日的八倍多,创全国运材新纪录。接着,杨振起、姜志良也驾驶着“长龙”追了上来,分别创造了一次运材二百到二百五十多立方米的纪录。司机们都纷纷向他们学习,于是林海的汽车都变成了“长龙”。以前,一辆汽车一次运材不过十立方米,带一个拖车一次也只能运材二十立方米左右。现在,司机们一次带两个到四个拖车,运材三、四十立方米,这已经是平常的事了。
张凤阁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在运材汽车实现列车化以后,他感到一辆汽车一个包车组不能和装车工序很好衔接,限制了列车式运材法的发展。他又建议几辆汽车组成一个混合包车组,拖车实行预甩预装,缩短等装等卸的时间。这个建议被采纳了。从此,张凤阁带领了一个混合包车组(由四辆汽车组成),大家协作互助,用集体力量创造了多次高产纪录。在一条坡度大和凸凹不平的山路上,拉了三节拖车,而且每辆汽车平均每日运量达三百一十七立方米,集体创造了这条山路上从未有过的高产纪录。就这样不断跃进,终于提前半年跨进了1960年。
像所有的先进生产者一样,张凤阁不仅自己敢想敢创造,还把帮助别人看做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有一次,他被派去支援第一小队运材。路上,碰到第一小队赵经国的七节拖车在前面用较慢的速度跑着,这时,张凤阁的助手打算超到前面去,谁都知道,要超车就得叫前面的车躲开道。但是,长列车躲道,很容易出事故。张凤阁对助手说:“赵经国这次要创高纪录,关系到第一小队的思想解放,咱们就跟在后边,帮着照看吧!”当赵经国的第三节拖车上有几根木材掉下来砸断三角架的时候,张凤阁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车上的三角架卸下来,装到赵经国的车上,帮助赵经国成功地创造了这次高产纪录。
去年秋天,图里河林业局汽车修配厂的工人们,配制了一辆大客车。张凤阁路过这里,碰上陈发林机车发动不起来,马上就伸手帮忙。张凤阁拿起汽油碗往汽化器里慢慢注油,忽然汽化器里几星电火飞起,汽油碗立刻烧成了火团。他沾满了汽油的双手也被燃烧起来。站在一旁的人急促地叫喊:快把油碗扔掉。可是,张凤阁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崭新的大客车和客车旁边的两个汽油桶。他咬着牙,忍着痛,让汽油烈火烧着自己的手,直到碗里的汽油快要烧完,别人用雨衣扑灭了他手上的火焰,他的右手已烧得满手大泡了。这种爱护国家财富的精神,真不愧为英雄本色。(附图片)
李志钊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