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万人千帆争上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0
第7版()
专栏:

万人千帆争上游
中共江苏洪泽县委员会
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今年我县的水产生产和全国各地一样,仍然是一个继续跃进的形势。特别是在8月份以来,党的反右倾,鼓干劲,厉行增产节约的伟大号召,振奋了全湖三万四千个渔民。“人人鼓干劲,个个争上游,具具齐高产,船船大丰收”,成为洪泽湖广大渔民的革命斗志。他们提出了“奋战四季度,一季超三季,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渔产四千万斤,全湖满堂红”的战斗口号,并且掀起了一个新的轰轰烈烈的生产高潮。全湖1月至11月已生产鱼、虾二千六百多万斤,超过去年产量30%,预计加上12月份的产量和五万六千多亩的内塘养殖捕捞产量一千五百万斤,完成全年计划产量是完全可能的。
今年我县渔业产量的形势是:产量节节上升,下月超上月,一季胜一季。如第二季度平均月产量比第一季度增长一倍多;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又增长212%;10月和11月平均月产量比第三季度再增长3.7%。从第三季度以来产量的大跃进看,充分表明,这是深入贯彻八届八中全会精神的结果。
反掉右倾,掀起生产新高潮
右倾保守思想是继续跃进的绊脚石。由于在新的生产高潮中坚决地搬掉了它,这里的鱼产量猛增两倍以上。我县1至7月的鱼产量是很低的。低的原因是右倾思想的作祟。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伟大号召下,我们紧紧的抓住了反右倾、鼓干劲这条纲,大搞群众运动,组织现场参观,开展高产竞赛,和召开两次全湖渔民万人大会,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挖出了它的老根。这对全湖干部和渔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有的人主动批判自己干劲不足说:“人家干劲足,产量高,争了上游,戴上光荣花,夺了大红旗,全湖闻了名;我们工具和人一样,就是思想不对头,干劲不足,才落个下游,做了一次关老爷(意思是红了一次脸),下次一定争取后来居上。”特别是通过第三季度分配大会,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发展生产和公社社员收益的关系。这次分配,上游单位平均每户分得一百多元,下游的每户仅分了三十多元。这种情况对下游单位激动很深,他们在分配后连夜开社员会,总结低产原因,研究跃进措施,向上游单位递战表:“这次输了,向你们学习,下次大会再比高低”。如三河公社的三河大队,在评比大会上是低产单位,会后,日产量陡增两倍以上。
层层树标兵,层层夺红旗
“树标兵,夺红旗”,是高产竞赛运动深入发展的一种好方法。有了标兵的样子,群众就有了学、赶、超的明确目标;标兵的生产方法、指标、措施、干劲、产量等等,都吸引着周围群众去效仿。如大网标兵胡玉胜,每天天不亮下湖生产,其他生产船就跟着扬帆下湖,一步不让。这样竞赛运动掀起以后,声势很大,干劲冲天。全湖共树立一个标兵公社,一个标兵大队,一个标兵小队。树立工具标兵的有大簖、大网、挂钩、绞网、小型工具等五种。公社、大队、生产队都有单位标兵和船、具标兵。县、公社、队共树立标兵一千多个。层层树标兵,夺红旗,对生产促进很大。县标兵单位顺河公社全体干部、社员提出了“全社一条心,万具齐争先,保住标兵旗,永做全湖第一名”的决心。为了充分发挥劳动潜力,这个社在短短几天里,就赶制拉筋一百二十一盘,挂钩九百六十三船,小卡二百二十三船等等,解决了一千多个劳力缺工具的困难,日产量由六万多斤提高到十万斤,最高一天捕十三万五千多斤。县小型工具标兵丘发启从四季度以来,仅五十天就捕鱼五千多斤,超过一般小型工具的产量一倍以上。
技术革新,实行多具套作
过去在洪泽湖捕鱼,单一化工具生产是较普遍的,一般渔民只有用一具或两具的生产技术,用网就不会拉筋、淌钩,下簖的不会张网,下卡、下小曾、用小罱的,其他工具一样也不会用。各种工具的适应范围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单用一种工具,往往有误生产。不改变这种单一工具的生产方式,提高产量就很有限。因此,我们提出“一船四具,多法生产”的口号。广大渔民是热烈赞成这样做的。但有些群众顾虑有具不会用,也有人认为“一船办四具,既浪费又积压资金,办了也不会用,不如不办”。怎样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呢?我们用算细账的办法,找出顺河公社洪胜大队第九、第十生产队一船四具的高产事例来说服他们。这两个生产队每船除了主具生产外,套作工具每天的日产量都在一百斤左右。如果每船的附具每天都能生产五十斤的话,一年就可生产一万多斤。通过这样一算,大家思想通了。我们紧接着发动全湖渔民互相学习,大搞技术传授,以队带队,以船带船,以人带人,经过三个月,就基本上闯过了技术这一关,绝大多数的生产船都做到了一船四具,套作生产。一些人所顾虑的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