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公私并举 领导深入 树立标兵 高速发展 新晃分级管理生猪大增 一年增加一点三倍,平均一亩地一点三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2
第1版()
专栏:

  公私并举 领导深入 树立标兵 高速发展
新晃分级管理生猪大增
一年增加一点三倍,平均一亩地一点三头
本报长沙21日电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养猪事业获得了高速度的发展。从去年公社成立到今年11月底止,全县发展生猪五十二万一千四百四十九头,比公社化前二十二万五千多头增加一点三一倍。全县现有存栏猪二十二万四千零六十五头,平均每户六点一五七头,每亩稻田有猪一点三一头。
养猪事业的高速度发展,对农业生产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年来,全县养猪积肥一千五百多万担,平均每亩耕地有六十担猪粪,以一担猪粪折合一斤化肥计算,全县等于新建了七个千吨化肥工厂。由于精肥的增加,减少了商品肥料投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今年复种指数增加到189%,比去年提高了40%。复种指数的提高,促进了粮食作物的增产,今年虽然遇到了特大的旱灾和虫灾,粮食总产量仍比去年增加一成以上。全县今年为国家提供了二万六千六百二十五头商品肥猪,为附近十二个友邻县提供了十二万九千三百一十六头仔猪。养猪业的发展,增加了社员的实际收入,今年全县生猪一项收入就有六百多万元,每户平均一百七十余元。
新晃侗族自治县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积极优先发展集体养猪,大力扶植私人养猪和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去年人民公社的建立为高速度发展养猪,特别是集体养猪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共新晃县委根据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养猪事业的领导,县、公社和大队层层建立了领导养猪的机构,并分别确定了一个书记和配备了一批专职干部专管这项工作。同时,突出地抓住了发展集体养猪的各中心环节,大搞群众运动。县委树立扶罗公社绍溪大队为全县养猪红旗。这个大队由于发展集体养猪,一年增加生猪50%,共计一千二百多头;在经营管理、解决饲料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县委召开了全县万人大会,用绍溪大队的事实,反复说明养猪好处,传播养猪的先进经验,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会上并作出了发展生猪的决议,接着又召开了全县一千三百多人的饲养员代表誓师大会,宣传养猪光荣,提高饲养员的声誉。全县掀起了“学绍溪、赶绍溪、超绍溪”的群众运动,每天出动两三万人,两月内改建、修建、新建各种饲养场一千二百多个,猪栏二万余间,基本上解决了缺猪栏的问题。同时,发动群众广泛利用空闲隙地扩种饲料,并组织群众上山突击采集各种野生饲料七十余万斤,还拨了三万多亩耕地作饲料基地,组织饲料专业队经营,保证了猪饲料的供应;此外,对原有养猪能手进行了认真审查,并选拔了一批政治可靠、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当饲养员,还开办了专门训练班,分批训练,建立了一支出色的专业饲养队伍。
今年4月,县委根据人民公社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全县二千八百一十七个大小集体养猪场实行分级管理:确定大型饲养场由公社管理,以示范摸索集体养猪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中型饲养场由大队管理,注重大量繁殖仔猪;食堂普遍养猪以发展肥猪为主,保证内调外销。同时并大力扶植有饲养条件的社员,适当发展私人养猪。这样,养猪事业获得了高速度的平衡发展。现在,公社、大队、食堂的集体养猪已达到全县养猪总数的92.2%;私人养猪也达到占全县总农户50%以上。
在发展集体养猪的过程中,县委一方面运用群众运动的工作方法,克服了发展集体养猪的困难,另一方面采取专业领导、专业饲料地、专业饲养队的措施,逐步改善了经营管理。一年来,摸索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养猪方法:在饲养管理方面,饲养场根据母猪、仔猪、肥猪、公猪不同特点实行分群管理,根据各猪群的大小、强弱、吃食快慢、性情好坏,实行分类定栏、定槽喂养,根据生猪生长发育期的不同需要合理调配饲料,定时、定量喂养,特别是母猪空怀期、满怀前后期、产仔期间所需要的食料,采取专人分期定量喂养的办法,做到使母猪奶多、肥猪肉满、仔猪壮实、公猪膘好。在自养自繁方面:采取“见母必留,先留后选”的办法,先后挑选了良种母猪五万零九百二十五头,实行人工催情、药物催情的方法进行双配、复配、专人登记管理,消灭空怀母猪,提高产仔率。在防疫卫生方面,在病疫上采取以防为主,在治疗上采取以土为主,组织全县二百八十名民间兽医巡回防疫,分片包干,定期打防疫针,传授经验技术,把饲养员培训为防疫员,场内实行“三勤”(勤扫、勤垫、勤出粪)、“两消毒”(猪栏消毒、猪饲料消毒),作好经常性的防疫卫生工作,实行病畜隔离,推广土方草药治疗的办法,全县基本上防止了猪肺疫、猪丹毒的疫病。在饲料来源方面,采取了种好饲料地、采集野生饲料、利用农副产品作饲料、留足饲料粮和大搞青贮、干贮、熟贮饲料等办法。
为了进一步发挥饲养场集体养猪的积极性,在经营管理方面,新晃县还普遍实行了以饲养场为单独核算单位,参加公社和大队统一分配。大队对饲养场实行“三包”、“一奖”即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饲养场对饲养员实行“六定”(定品种、数量、定产值、定时间、定肥料、定工分)超产奖励的办法,贯彻按产计工,按工付酬,有效地提高了饲养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开展技术革命,部分饲养场已实行了车子运潲、连灶煮潲,用水自流,利用水力自动切菜,大大提高了工效。
现在,全县为保证完成1960年每户平均发展二十五头生猪的任务,正在抓紧储备饲料,扩建猪场,挑选良种母猪,大兴工具改革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