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一种多快好省造化肥的办法 涌山公社从烟中取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2
第3版()
专栏:

  一种多快好省造化肥的办法
涌山公社从烟中取氨
  本报讯 江西乐平县涌山公社坚持“以土为主,土洋结合”方针,利用三窑一灶废烟取氨成功,为农村大造化学肥料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利用三窑一灶废烟取氨,就是利用石灰窑、砖瓦窑、木炭窑和锅灶烟囱跑出的废烟,把它收起来, 制成碳酸氢铵、硫酸铵、白垩铵等各种化肥(具体作法见图)。这些化肥都是上等的化肥,而且有就地取材,就地供应,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等好处。该社干部、群众编了一首赞歌:“三窑一灶办法好,全民动手把它搞;自然肥源挖不尽,废气利用资源广,就地取材就地产,多快好省突击办;集少成多堆如山,明年丰收有保障”。涌山公社利用三窑一灶废烟之初,有人认为这种办法制成的化肥作用不大;也有人认为太复杂、太麻烦,没有条件搞,说:“烟中取氨真麻烦,不如每天拾牛粪。”但是,公社党委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书记亲自挂帅,领导这一工作,在各大队抽调了一些干部和有经验的社员,边试验、边总结。试制结果,每一个砖瓦窑每天能生产一千斤左右的白垩铵或二百斤左右的碳酸氢铵、或二百斤硫酸铵液体;每一个石灰窑每天能制出六十斤左右的液体碳酸氢铵和一百斤白垩铵;每一个木炭窑能制出一千斤左右的白垩铵和五十斤左右的木炭汁水;每个锅灶烟囱每天能熏制四百斤左右的白垩铵。
经过实验证明:凡是施用过烟中取氨制成的化肥的作物,在十天内不仅能使茎秆粗壮、叶子乌黑茂盛,而且长的比未施过化肥的作物高得多。
现在涌山公社正大力推广从三窑一灶废烟中取氨这一先进积肥办法,力争全社二十二个石灰窑、六个砖瓦窑、七十多个木炭窑和所有能利用的锅灶都利用起来。预计全年能制造碳酸氢铵、硫酸铵、白垩铵等化肥七千六百万斤,可节约买化肥资金二万四千三百余元。“三窑一灶烟中取氨”介绍
烧石灰、烧砖瓦、烧木炭都要用煤或柴,在煤中含有1%多的氮,还含有硫;在木柴中也有很多的氮。这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被分解而产生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溶解于水中,起化学反应,变成碳酸氢铵和硫酸铵。因此,利用“三窑一灶,烟中取氨”的方法,既简便,又容易。概括起来烟中取氨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水吸收;二是用土块吸收。具体做法是:
(一)石灰窑制碳酸氢铵、白垩铵,如图(一):
在石灰窑(1)上部砌一横烟囱(2),烟囱连通到吸收缸(3),吸收缸应连续四至五个,以保证全面吸收烟中的氨。在吸收缸内放入清水,高度不能超过烟道管(4),缸口应盖紧密封。在烧石灰时,将石灰窑口用铁盖盖住,让烟进入横烟囱再进入吸收缸。这样经过十小时左右,吸收缸内的水就吸收了许多烟中的氨和二氧化碳起化学反应,变成碳酸氢铵。然后,便可以取出施用,再在吸收缸内放清水再吸收。
为了充分吸收烟中的氨,在烟囱出口处应砌一个熏土台(5),上面堆积湿润的土块,烟囱出口砌井字形,交错保持一定的空隙,以使所堆的全部土块都能熏烟,并能跑出一部分烟,免得妨碍烧石灰。熏制一昼夜后便可取出碾碎使用。
(二)砖瓦窑制取碳酸氢铵和硫酸铵,如图(二):
在砖瓦窑烟囱(1)上砌一横烟囱(2),再砌一直烟囱(3),即吸收烟囱。让烟往上排出。吸收烟囱底部砌成斜坡,喷淋的水吸收了烟中的氨,变成碳酸氢氨或硫酸铵流入剩水桶(4)中,又将剩水桶的水循环喷入吸收烟囱六至七次,便可取来施用。
另外,还可以用土块吸收烟中的氨制成白垩铵。
办法是:在砖瓦窑烟囱周围堆土,中间低,周围高,或砌成长三尺、宽二点五尺的熏土斗,在烟囱口上砌一井字形,保持一定的空隙,让烟跑出,再在熏土斗中堆土熏制,约一昼夜取出碾碎则可使用。
(三)木炭窑制白垩铵。
在木炭窑烟囱上用砖砌成一井字形,但需注意在烟囱上面横放两块砖,防止土块落入烟囱内。其它与砖瓦窑制白垩铵相同。
据群众经验,在烧木炭的过程中,有许多汁水渗出,每烧一窑木炭约能渗出五十至一百斤左右。经过试验,把汁水泼到草上,草在枯萎以后仍能生长起来,比其他草还长得更好。
收汁水的方法是:将木炭窑底部打紧,周围开沟,窑边安入一竹管,使汁水流入竹管内再流入窑外的水桶中。
(四)锅灶烟囱制白垩铵,如图(三):
在原烟囱(1)上再横砌一烟囱(2),通向墙外的熏土台(3)上,烟囱出口的高度应与熏土台相差不多。在烟囱出口处的熏土台上,砌一井字形砖块,并留一定的空隙让烟均匀跑出,再在上面堆土,熏制一昼夜,取出碾碎即可使用。
总之,“三窑一灶,烟中取氨”的安装设计,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区条件不同来设计本地区的取氨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以保证更好的吸收氨,制造肥效更高、数量更多的肥料。(附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