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两种算账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5
第3版()
专栏:

  两种算账方法
  山西日报社论
1959年即将过去,1960年就要到来,在这年终岁尾的最后十天里,工业生产上要抓好两件大事:一件是,要抓紧岁末每一天,冲刺决战,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国家计划;另一件是,要做好明年生产准备工作,为实现明年生产开门红创造有利条件。搞好明年生产准备工作的起点,是编制年度计划,以及制订首季首月的计划,编制计划就要算账:算劳力账,算设备账,算材料账。根据劳力、设备、材料情况,确定明年生产指标。账有两种算法,一种是见物不见人,只算“死”账不算“活”账;另一种是既见物又见人,既算“死”账也算“活”账。两种算账方法,反映了两种思想和两条道路的斗争,一条是促进派的多快好省的道路,一条是保守派的少慢差费的道路。
且看在两种思想指导下的两种算账方法:在劳力问题上,保守派看不到工人群众中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量,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能干一个人的活,因而主张有多少人办多少事,要增产就必须增加人。不增人就不能增产,就不能继续跃进。促进派的看法恰恰相反,他们承认人的行动不可以超越客观规律所允许的范围,但同时却认为在客观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革命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对客观物质技术条件起积极的反作用。只要鼓足干劲,发挥群众的革命毅力和革命首创精神,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改进工具,改善劳动组织,使一个人干一个半人或者更多人的活,做到增产不增人。历年来这方面的事例是很多很多的,特别是今年8月份以来,各厂矿企业贯彻执行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精神,经过反右倾、鼓干劲,人员还是那么多,但生产却有了显著的提高。太原锅炉厂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从11月下旬起到现在,就实现了重大革新项目三十五项,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到十三倍,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在设备问题上,保守派总是把人的作用和生产设备割裂起来看待,设备好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潜力可挖;设备不好的时候,又觉得“土枪土炮”没有多大油水。因此,他们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总是把眼睛放在现有的那些设备上,认为设备能力有多大,就只能生产多少产品;设备好的如果要再增产,就需要再增加新的设备;设备不好的如果要再增产,就要求国家给他调拨现代化的设备,否则,就不可能增产。促进派和这种看法相反,他们承认设备好坏、多少,对能否完成生产计划有直接关系,但同时又看到设备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设备好的时候,积极改善工艺,改进产品设计,改进操作方法,加强设备维修,提高设备利用率,使一套设备顶一套半或者更多的设备使用。太原化工厂氧气车间的事例就是这样。这个车间完全是现代化的设备,由于车间职工群众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革新,就使氧气平均日产量超过了设计能力的60%以上,作到了一套设备顶一套半,全车间五十多个职工,每个人在做着一个半人的工作。设备差的时候,更是积极地改善设计工艺、改进设备工具,消除设备上的薄弱环节,使繁笨的手工劳动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使旧设备和小设备生产出更多更大的产品。太原锅炉厂就是这样。这个厂设备陈旧不全,特别是缺乏大型生产设备,但由于职工群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挥了敢想敢干的创造精神,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与工人相结合,试制成功球墨铸铁,克服了没有铸钢设备的困难,用熔化总和只有六吨的冲天炉和三吨手拉倒链,铸成了八百吨重的水压机。一句话,促进派是既充分考虑技术设备的客观条件,又高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计划建立在既积极先进而又可靠的基础上。
在原材料问题上,保守派的说法是“巧媳妇难作无米粥”,看不到原材料的潜在力量,主张有多少原材料办多少事情,原材料多就多生产,原材料少就少生产;如果要增加生产,必须由国家增拨原材料,否则就不可能继续跃进。在这个问题上,促进派和保守派的看法又是恰恰相反,他们承认无米作不出粥来,但同时认为,物质是人创造的,没有“米”,可以创造出“米”;用少许的米,可以做出更多的粥。他们采取土洋结合、自力更生的办法,积极地增产原材料,同时,改善产品设计、改进工艺操作,加强原材料的加工处理,采取节约、代用和综合利用的办法,千方百计克服原材料不足困难,用比较少的原材料,生产更多的和质量优良的产品。这方面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晋西机器厂今年在继续跃进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原材料不足的困难,但他们并没有伸手向国家要原材料,而是发动群众采取“一条龙”用料法,把大料、小料、边料、余料、脚料都利用起来,从7月份起到11月底,全厂共节约了钢材九百九十六吨,保证了生产计划的完成。
两种算账方法,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保守派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没有真正的认识,因而他们越算越糊涂,越算越悲观,越算越失望;算来算去,觉得不增加劳动力和设备,增加生产是万万不可能的,所得出的结论就是明年不能够继续跃进。促进派既充分考虑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客观可能性,也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众革命的主观能动性,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主要依据之一。因而越算越明朗,越算越广阔,越算劲头越高,干劲越大,得出的结论是,只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挖掘企业潜力,不增加劳力和设备,明年的生产水平也可以比今年大大提高,在今年跃进的基础上更好地继续跃进。看来,订计划必须很好算账。算账的过程就是发动群众的过程,就是集中群众智慧的过程,就是新旧思想斗争的过程,就是革新的过程。只有通过算账,才能驳倒右倾保守思想,树立跃进思想,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统一思想认识。算账的方法对头了,算好了,就可以订出既积极先进而又可靠的计划来;算账的方法不对头、算错了,就不会订出继续跃进的计划来。现在各厂矿企业正在制订明年的生产计划,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以促进派的气魄来详细算账,不仅领导干部要算,而且要发动广大群众来算,通过算账,制订出明年的跃进计划,根据制订的跃进计划,积极做好原材料准备、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以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具体规划,充分挖掘企业潜力,保证明年跃进计划的实现。 (原载12月21日山西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