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技术革命是群众的要求——湖南祁阳煤矿小煤窑技术改造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5
第3版()
专栏:

  技术革命是群众的要求
  ——湖南祁阳煤矿小煤窑技术改造的经验
  湘文
湖南省祁阳煤矿的小煤窑在技术改造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他们的基本经验是:
要技术革命首先要思想革命
祁阳煤矿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过程首先是思想革命的过程。运动开始,绝大部分工人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热情欢迎,但有少部分人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缺乏信心。通过鸣放算账,大家看到了生产的潜力,看到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但是生产的需要,而且是群众的要求。从而统一了思想,坚定了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加强党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领导,党总支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从上到下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分期分段的具体任务;同时,成立了技术革新委员会,书记亲自挂帅,确定一个副矿长专门抓,其他委员分项目包干,成立专题小组,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运动中,党组织自始至终站在群众的前头,支持先进。从而使全矿职工都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了一个“人人献计搞创造,个个动手搞革新”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潮。
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洋法改造
祁阳煤矿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所以发展迅速,效果显著,特别重要的一条是坚持了“由土到洋、土洋结合”的方针。在贯彻这个方针的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重洋轻土,说“要改造祁阳煤矿,就得有洋机器、洋设备”,消极地等待上面解决问题;另一种是从实际出发,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自力更生、先土法上马、后洋法改造的办法。党总支和多数职工坚持了后一种态度,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内,对采煤、通风、排水、提升、运输、选、碎、洗、炼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实现了全部生产过程的土洋结合的机械化。他们并不满足现状,而是一边革新、一边总结、一边提高。开始用人工拖煤感到太笨太累,产量太低,便改用土绞车;后来工人不满足现状,连续献计,安上滚珠轴承,改成土洋结合的绞车,比土绞车提高工效四倍;最近把土洋结合的绞车,改用汽车引擎作动力,工效又提高了一倍半。又如洗煤,开始用黄桶捞箕两手掏洗,第一步改为自动流水洗煤槽,提高工效二倍,节约劳力六十余人;后来又由土洗煤槽发展为简易洗煤槽,再到双层洗煤槽,工效提高四点五倍。
群众运动是革新技术的灵魂
祁阳煤矿的经验证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要求。当初工人们反映:“拖煤肩压肿,挖煤手成钉,排水屁股痛,掏煤腰又酸,劳动工效低,任务完不成,费力不讨好,必须找窍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觉地要求革新技术,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如老工人刘继寿看到用人工拖煤很吃力,朝思暮想,决心要改进,并向领导提出了造土绞车的建议,领导采纳他的意见,做了八部土绞车,从此不再用肩挑了,工效还提高了一倍。党总支抓住群众这个迫切要求,因势利导,大搞群众运动,提出了“人人动脑筋,个个搞革新”的响亮口号,职工群众热烈响应党总支的号召,掀起了一个“万计竞赛”高潮。由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像烈火一样在祁阳煤矿燃烧起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共提出合理化建议一万一千多条,平均每人十三条,涌现出革新积极分子三百八十人,占职工总人数的47%,其中标兵一百一十五人,为了使群众运动一浪盖一浪地滚滚向前,全矿适时地开展了车间与车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口赛,工序之间的一条龙赛,个人之间的对手赛、标兵赛等竞赛活动。
  针对薄弱环节猛攻生产关键
针对各个不同时期的生产关键,集中力量突击薄弱环节,通过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去带动另一个薄弱环节。首先,他们抓住了改造小窿道这个中心环节,集中主力实行“四改”(小巷改大巷、弯巷改直巷、陡坡改斜坡、改人工通风为自然通风)。“四改”实现后,壋头由八个增加到二十个,工作面由原来的零点六米加宽到一米以上,产量提高了三点四倍以上。但这时提升仍用拖箕,一天最多拖八十多吨,于是提升又成了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因此便以提升为中心课题,大搞土绞车化运动。井下薄弱环节消除以后,中心课题又转到地面的碎、选、洗等一连串的工序上来。目前,地面生产、运输的各个薄弱环节已经基本解决,因此矿党总支又及时提出了“巩固、提高、再前进”的任务。现在,这个煤矿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已进入以炼焦去硫提高质量为中心的第四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