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祁阳小煤窑高举技术改造红旗 全部生产过程使用机械 人员减少四分之一,日产量增加四倍,吨煤成本由二十七元降到四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5
第3版()
专栏:

  祁阳小煤窑高举技术改造红旗
全部生产过程使用机械
人员减少四分之一,日产量增加四倍,吨煤成本由二十七元降到四元
据新湖南报消息 湖南省祁阳煤矿职工大闹技术革新,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实现了从采煤到出焦的“一条龙”土机械化。这个矿提前六十六天和四十六天完成了全年原煤和焦炭的生产任务。
这个煤矿是去年大跃进当中办起来的。开头几个月,生产技术很落后,全矿七百三十三个生产工人,一天只出六十三吨煤,八至九吨焦,质量很低。为了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态,他们在中共祁阳县委的具体领导下,从今年4月起,根据“以土为主,由土到洋,土洋结合”的精神,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了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群众运动。首先,针对生产上的主要关键进行了“四改”,即小巷改大巷、弯巷改直巷、陡坡改斜坡,改人工通风为自然通风,改孔明车为土高压水泵,改人工拖煤为绳索牵引土绞车。到7月间,又在“四改”的基础上实现了“六化”,即提升土绞车化、碎煤机械化、洗煤溜槽化、选煤自动筛子化、装窑流水化、地面运输车子化,使烟煤日产量由六十三吨提高到了九十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80%以上的职工投入了运动,创造了土洋结合绞车、碎煤机等十六种设备和工具。现在,这个煤矿十六道工序有七道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其余九道工序也实现了半机械化,形成了“一条龙”的土机械化生产。从此,全矿工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生产效率空前提高。比如提升,井深一百二十米,过去肩拖一次煤要四十分钟,每人每次拖六十六公斤,一天只能拖零点六吨;改用土洋结合绞车后,平均每人每天十二吨,大大提高了工效。碎煤原来用手捶,每人每天只碎得一吨多;现在用碎煤机,平均每人四十吨,提高工效三十九倍;地面运输三百米,原来肩挑每人每天只运三吨,三十个人搞运输,每天还不到一百吨。现在改用滑车,提高工效十倍多。洗煤过去八十人用扮桶捞箕每天洗不到八十吨;现在改用双级自动流水洗煤槽,十二人操作,每天能洗煤四百吨,提高工效三十二倍。炼焦装窑,八小时装一窑过去要十二人,现在改用自动天桥装窑,三个人就够了;排水过去用孔明车需要十个人,采用土高压水泵只要两个人;装车过去三十个人装一车,要半点钟,现在只要一个人一分钟。煤焦生产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局面,实现了优质高产低耗安全满堂红。11月份煤、焦日产量分别上升为三百五十吨和五十吨;煤的灰分由30%逐步下降到10%以下,硫分由5%下降到2%以下;焦炭灰分由20%下降到8%,硫分由3.5%降到1.5%,回收率也由45%上升到75%以上。成本每吨烟煤由二十七元降到四元,每吨焦炭由九十四元降到三十元。目前,从生产工序抽出转到新井基建方面去的工人达二百人。(附图片)
盂县煤矿工人开始使用电钻打眼、绞车提煤、电溜子运煤了。有四十年工龄的老矿工王银斗(左)和青年矿工周炳成第一次使用电钻掘进煤层,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新华社记者 张瑞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