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不断革命改造自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5
第4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不断革命改造自然
12月16日宁夏日报以“不断革命改造自然”为题发表社论。摘要如下:
辩证唯物主义者从来就认为:自然条件,对生产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但是,自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在好的自然条件面前,不应因条件优越而陶醉;在不好的自然条件面前,不应因条件困难而气馁。有了好的自然条件,要加以充分利用,并不断努力创造更好的自然条件,控制自然,发展生产。自然条件不好,要树雄心、立大志,改造自然。这就是对待大自然的革命态度。
要革自然的命,少不了一套战略战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就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地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坡沟兼治,治坡为主”的水土保持方针。这个完整的方针,是从群众多年来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革自然的命的战略战术。许多地区之所以治理得成功,正是因为全面贯彻了这一方针。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如果不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地集中治理,而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就起不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如果不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就会形成只有田间工程,没有生物措施;或者只有生物措施,而没有田间工程;或者使已做的工程,因年久失修,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样也达不到蓄水保土的作用。
山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坡面的倾斜和植被面积的破坏所致。这就决定了水土保持必须是治坡为主。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治理沟壑就不重要了。相反地,治理沟壑仍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如果坡面治理好了,放弃了沟壑的治理,同样也不能全面地控制水土流失。总之,水土保持的一整套方针,是互相结合,互相联系,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缺少哪一项都不行,都会给水土保持带来损失。应当在一个水土流失区域内,从分水岭到坡脚,从支毛沟到干沟,由上而下,由小到大,成坡成沟地集中治理,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在具体做法上,应当采取一整套“相结合”的作法,即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植树与种草相结合,生物措施与田间工程相结合,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相结合,田间工程与打坝蓄水相结合,常年治理与短期突击相结合等等。
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是:面积大,数量多,质量要求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因此,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大家一齐动手,才能做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