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巧干胜严寒——包钢选矿烧结厂冬季施工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6
第3版()
专栏:

  巧干胜严寒
  ——包钢选矿烧结厂冬季施工散记
  本报记者 王文亮
严寒笼罩着包钢工地。树林似的脚手架上,雪白的霜花厚厚一层,许多混凝土建筑物周围的保温稻草上,也挂起了一串串的冰凌。可是,当你一踏上规模巨大的选矿烧结厂工地,地冻天寒给你的威胁,立刻就会被工地上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所鼓舞,热血也沸腾起来了。
在中央搅拌站里,川流不息的翻斗汽车,满载着团团蒸汽的混凝土,不分白天黑夜,向翻车机室、破碎车间和那长蛇似的皮带通廊工地奔驰而去。冬季,本来是混凝土施工的淡季;但是,在这里,尽管搅拌效率比前两个月提高了五倍,各个工地仍然叫喊着混凝土不够用。混凝土施工的重点——翻车机室工地叫喊的更凶,说是一个钟头运的混凝土,十五分钟就打完了。“怎么样,能给前方的战士们泄气吗?”负责供应材料和搅拌站的职工们,整日考虑着这个问题。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不,我们要当大跃进的标兵,绝不拉前方的后腿!材料不够,我们自力更生,搅拌效率还要提高;检修工人坐镇,改进劳动组织,保证前方浇灌多少,我们搅拌多少!”说干就干,他们在十天内就自己翻砂、自己铸造、自己加工,一起动手安装起十台自制湿碾矿渣混凝土的电碾子。这些电碾子,预计12月全月可以自制水泥三千吨。这一下,可乐坏了全工地的水泥工,只见他们手攀脚手架,舞动震动棒,一片“突突突”的捣固混凝土的声音,把工地上广播的声音都淹没了。广播员们只好跑到现场上去作口头鼓动,及时传播大家的先进经验。有些工地因为报捷的人太多,党委只好决定由团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专门送喜报。翻车机室二节筒壁八百米钢筋混凝土的浇灌任务,因为在高空施工,领导上估计三天完成就能创造纪录;可是,工人们创造了垂直运输机具,两天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
虽说土方工程是普通工的活,但工地上工地主任、党支部书记都动起手来了。各工地铺起了轻便铁路,架起了走线滑子,挖土效率成倍成倍地提高。中细破碎车间的基础,要深入地下十六米;设计的时候,也估计到了这种情况,因此,未开工以前,领导上就布置工人安设针状过滤器(排水工具)。可是,还没有等管子安下去,土方工程就赶上来了。冬天,一有水,就得结冰;结了冰,工作起来困难就多了。在皮带通廊工地,人们对付坚如岩石的冻土,想了不少窍门:人们先挖一个坑,把抬汽车用的千斤顶,从松土里插到冻土底下去,往上一顶,冻土就成块成块地翻身了。要说搞土方,还得数主厂房工地的小伙子们干得最出色。小车子一推一拉,跑起来就跟一阵风一样。可是,他们并不是蛮干。除了用千斤顶往上顶冻土以外,还试验把一根根装满生石灰的竹筒插到冻土里,从上面倒水,然后塞住上面的口,石灰见水一膨胀,冻土就裂开了。就这样,他们天天超额完成了计划。
开工的工程愈来愈多,人们想了不少办法来克服部分建筑材料不足的困难。在主厂房工地上,基础混凝土模板已经完全被麻秸模板代替。11日,总公司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只见工人们把麻秸用铁丝缠在用废料做成的木头架子上,抹上沥青油,既不露灰浆,抗压能力和木模板一模一样。原先,只一个选矿厂工地,据说光支模板就得用四万立方米木材,麻秸模板试制成功后,连一个零头也用不到了。现在,职工们又提出了支撑架空化的口号,他们要把工程上的辅助材料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包钢选矿烧结厂,是继包钢一号高炉之后,国家在这里动工兴建的另一项重点工程。全部工程需要浇灌的混凝土和挖去的土石方量,比包钢开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的混凝土和土石方工程量还要多。它的一项附属工程——尾矿坝,土石方施工面积就达十二平方公里,比解放前的包头城还大好几倍。一个月前,关于如何运送这些土石方,成了工地上人人考虑的问题。
就以尾矿坝工地说吧,那里光砌石就需要十六万立方米,全部石头都得从八公里以外的哈德门沟去运。按工期算下来,需要动员一百辆汽车,日夜不停地拉运,才能满足工程需要。可是,包钢怎样能给这一个工地拿出这么多汽车呀!怎么办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的经理、党委书记,亲自到工地去和工人研究,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办法找到了。是用汽车牵引翻斗矿车,在轻便铁道上拉运。办法是好,但是工期紧迫,而且,铺设铁道需要的六万多道钉,八千副鱼尾板,一万四千六百多根枕木,二百六十多吨轻便铁轨,一点着落也没有,什么时候这条轻便铁路才能修起来呢?
英雄的工人们提出:十天内就把它修完。
为了突击赶制这批材料,全工地所有为检修施工机器服务的铁匠炉、化铁炉、土车床、翻砂家具都动员起来了。全公司不分工种,不分区段,所有会一点翻砂、铸造、车工技术的,都主动提出支援。工作进行得真是一团火似的。截料的、冲眼的、调直的,你追我赶,十六磅重的大锤,敲得就跟雨点一样。车间外边天寒地冻,车间里的人们却在光着膀子干活。结果,一条八公里的铁路,不是十天,而是七天就铺设成功了。汽车牵引翻斗车,一次就拉六十个,自从半个多月前工地上出现了这种“红旗列车”以后,提高了运输效率十六倍。真是:困难挡不住决心,严寒难不倒英雄。
现在,选矿烧结厂工地上,到处是滚滚的建设人流和鲜艳夺目的跃进红旗。被党的“反右倾、鼓干劲”的伟大号召所激励着的职工们,决心大战一冬春,土方不过冬,迎接明年的继续跃进。(附图片)
连结选矿厂各大车间的皮带通?已开始大规模施工。这是正在施工中的通?转运站。 本报记者 王文亮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