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吃水不用挑 做饭用机械 磨面用动力 改革炊具 办好食堂 浙江山东山西节省大批劳力投入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7
第4版()
专栏:

  吃水不用挑 做饭用机械 磨面用动力
改革炊具 办好食堂
浙江山东山西节省大批劳力投入生产
据新华社讯 浙江各地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正在开展炊事技术革新工作,已经创造和推广了大批新式炊事工具。
省工省柴的“万灵灶”,正在全省各县普遍推广。“万灵灶”是慈溪县五洞闸公社美化食堂首先创造出来的。这个食堂使用“万灵灶”后,炊事员由七人减少到三人,每天烧三餐饭只要三个半小时左右,而过去用土灶烧一餐饭就要三个小时。现在全省已有七千七百多个食堂用“万灵灶”煮饭和烧菜,很多集体畜牧场也建造了“万灵灶”,使炊事员、饲养员的工效成倍提高,节省出大批劳力投入农业生产。金华专区制造和推广了大量的切菜机、刨片机、刨丝机等新式炊事工具,全专区已有三百多个食堂实现了炊具简易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工效普遍提高五倍以上。
金华、宁波、嘉兴等专区许多山区半山区公社的食堂,还利用毛竹自制土自来水,炊事员再不用一天到晚去河边井边挑水了。丽水县信孝公社一百多个食堂在普遍使用毛竹架设的土自来水管后,就节约了一百多个取水的人力。很多食堂还在土自来水中装设过滤缸,吃用清洁的过滤水。
各地食堂以炊事技术革新为内容,开展劳动竞赛,使食堂办得更好,社员更加满意。一些原来自己烧饭的社员,最近也纷纷参加食堂。安吉县各公社推广一百多座“万灵灶”、大批切菜机和五百多处土自来水后,食堂工作有了显著改进,参加食堂的社员迅速增加到占社员总户数的92.6%,许多生产队百分之百社员参加食堂吃饭。目前全省在食堂吃饭的社员已占社员总户数90%以上。
据新华社讯 山东省掀起群众性的炊事工具改革运动。菏泽、济南、淄博、烟台、临沂等专区、市已改革、创造和推广炊具十五万多件。进度较快的烟台专区,一万九千多个食堂中已有三千五百多个实现了主要炊事用具改良化和半机械化。
山东各地都贯彻“以土为主,土洋结合,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的原则,改革炊事工具。城阳公社小寨生产队有电源,就把磨淀粉的石磨、剁地瓜机等改成用电力带动。海阳县机电动力少,就把旧石磨改造成绞关磨,工效也提高两倍多。在安装自来水中,有的地区有管材,就采用半土半洋;有的地区没有管材,就用白铁管、竹管等代替。临沂地区吃煎饼,就把旧熬子改成转盘熬子、工效提高三、四倍,还大大节约了柴草;烟台地区吃窝窝,就抓紧改革和面机、窝窝机和蒸笼等。
大量改革和推广使用炊事工具,已经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畜力。梁山县共创制仿造各种工具十九种四千二百四十三件,每天可节约劳动日三万多个。威海市羊亭公社全面推广绞关磨以后,一人一畜每天磨面由六十斤提高到二百斤,每天可节约二百一十个人工和一百八十个畜工。临沂市茶山公社白沙埠第一生产队的食堂有五百九十六人吃饭,原来六十五名炊事员起早带晚地干,饭菜供应还不及时,经过改革石磨、切菜机、蒸笼、转盘熬子、七星灶等工具后,只需二十五名炊事员就能做到饭菜及时,粗粮细作,使社员吃热吃好。
据新华社讯 山西省各地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改革炊事工具取得很大成绩。晋东南专区一万五千多个农村公共食堂中,已有四千五百多个食堂的炊事工作实现了土机械化。晋北专区有20%到30%的食堂,已经基本实现了碾磨动力化。晋中专区各县市有40%的食堂开始用机械磨面。各地最近还创制和推广了合面机、压面机、削面机、切菜机、绞肉机、拌馅机等一百多种新炊具。还有不少食堂安装了土自来水。
山西省各地创制和推广的各种炊事工具一般都符合制造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质量好,效率高,作用大的要求。它们不仅减轻了炊事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饭菜质量,使公共食堂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且因此节省出大批劳力参加农业生产。例如,晋北专区在实现粮食加工碾磨化以来,已节省了二百二十八万个人工和二百多万个畜工;晋东南专区通过炊事工具改革也从食堂中腾出了六千多个人力参加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附图片)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人民公社黄军营生产大队食堂用自制的切菜机,两个人一小时就能完成从前三个人一天的切菜工作。 李晞、力加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