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圣诞节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7
第6版()
专栏:伦敦通讯

  圣诞节散记
  本报记者 苏蓝
“祝你圣诞节愉快!”英国人彼此这样祝福着,来迎接这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早在一个月以前,从西伦敦的大街上挂起华丽的彩灯那一天起,人们就忙碌起来了,商店的老板们出奇制胜地布置橱窗,运用了吸引顾客的一切魅力。“英国欧洲航空公司”在两个星期中增加了一千架次客机,把在伦敦住腻了的富翁,连同他的妻子和哈巴狗,送到国外去度假。崇拜美国生活方式的少女,在膝盖上画着人头像——画的或许是自己的情人,或许是唱黄色歌曲的明星。那些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仍然缩在自己寒冷的小屋中,静静地等待着生命的结束。乞丐照例捧着一顶破帽子,站在挂满火鸡的商店门口,盼望着好心肠的人能慷慨地给予施舍。至于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怀着羞怯和兴奋的心情,和圣诞老人握手。这时,圣诞老人会告诉他:“圣诞节前夜,把你的袜子吊在床头上,香香甜甜地睡上一觉。当你睁开小眼睛时,就会发现你所期待的圣诞礼品……。”
在电气工人曼宁的家里,一些五颜六色的纸条悬在天花板上。这给他的家庭带来了一点节日的气氛。曼宁说:“富人们几乎每天都在过圣诞节。对穷人来说,一年也只不过这么一次。”
曼宁夫妇所挣的工资,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和六个孩子。在这样寒冷多雾的冬季,孩子们都没有大衣。这个家庭每星期要付十五个先令的分期付款的债务。现在,圣诞节来临了,旧的传统和习俗,迫使他们不能不为这一年一度的节日花一些钱。他们以分期付款的办法,为孩子们赊购了一些圣诞礼品。而在圣诞节的晚餐桌上,虽然见不到又肥又嫩的火鸡,至少也得准备一点鸡肉和布丁。今年,曼宁的妻子破例地替丈夫买了一支雪茄。曼宁幽默地说:“当我抽着这支雪茄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忽然变成了富人。”但是,随着雪茄的熄灭,他马上想到的是,欠商店老板的债已从每星期十五先令增加到三十先令。每星期怎样多挣上十五个先令?这是当前最苦恼的问题。
不管怎样,曼宁毕竟有工可做,算得上幸运。就在圣诞节的前几天,饼干工厂解雇了二百九十个工人。圣诞节给他们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无限的忧愁和悲怆。
那些孤苦零仃、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在过圣诞节时又是另外一种心情。七十岁的多士顿和他的妻子,早在几个月前,就从极少的收入中,每星期储蓄两个先令。到了圣诞节前夕,这笔“存款”换回来一瓶葡萄酒和两磅牛肉。多士顿仅有的两个儿子,都死于上次战争中,这两个老人,在默默的悼念中度过了又一个节日的夜晚。
住在多士顿对门的另一对老人——泰勒夫妇,过着更加凄凉的圣诞节。泰勒不满六十五岁,没有资格领养老金。他靠着少得可怜的一点儿抚恤金过日子,那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流过血的报酬。他买不起任何节日的礼品,即使是最普通的,比如说一块牛排。他和自己的常年有病的妻子,像田鼠一样,卷缩在自己的家里——这个家没有安装照明用的电灯,炉子里没有取暖的炭火,发霉和潮湿的墙壁不断地脱落着石灰……。圣诞节对他来说,同一年中其他的日子一样凄楚冷漠,暗淡无光。
六个和平运动的参加者,在伦敦的监狱中度过了圣诞节。几个月前他们因为散发反对核子备战的传单被捕。一些群众组织要求在圣诞节前释放他们,好同家人团圆。这个要求被政府拒绝了。
对于那些脑满肠肥的绅士们来说,圣诞节真是“锦上添花”。伦敦城的三十八个绅士,在圣诞节前夕大摆庆祝筵席,一席饭花了五百英镑。“每日快报”不厌其详地描述这些穿着晚礼服的绅士,如何津津有味地嚼着熏鲑鱼和各色大菜,喝着香槟和威士忌。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富人们的牲畜也享受一番圣诞节的欢乐。“英国爱兽俱乐部”专门为牲畜举行了一个宴会。参加者有驴、马、羊、狗、猫。它们啃着特制的蛋糕和点心。在报纸上有一篇专栏文章,指导人们怎样给牲畜送圣诞节礼品。它写道:“我当然认为它们有权利得到礼物。对于狗来说,装在圣诞袜子里的、或用纸包装起来的一根上等、结实的骨头,会是非常出色的礼品(按:这不是普通的肉骨头,而是用面粉、肉汁和维他命制成的像骨头模样的狗饼干),它将得到最大的快乐。试一试给你的猫一筒鱼罐头……。罐头开个很窄的口子。要记住的是,应该让它们自己去打开礼品。”
“你有什么权利可以快活?你有什么理由可以快活?你够穷啦!”“你有什么权利可以不快活?你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开心?你够富啦!”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圣诞欢歌”一书中描述的这种情况,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并没有改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