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大企业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方向 哈尔滨出现一批生产自动线 大连机床厂和洛阳轴承厂试验成功的自动线生产效率提高70%至六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9
第3版()
专栏:

  大企业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方向
哈尔滨出现一批生产自动线
大连机床厂和洛阳轴承厂试验成功的自动线生产效率提高70%至六倍
据新华社哈尔滨28日电 哈尔滨市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建成许多条自动化连续生产的生产自动线。这些生产自动线的出现,打破了一部分人过去认为现代化企业不能搞技术革新的错误观点,为现代化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开辟了一条道路。
哈尔滨一批大型企业建成的生产自动线,是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将单个的自动化机器或机械化设备加以改革改组,并且增加传送带等装置,使之连成一组自动化连续生产的机器群。工人们只要在开始生产时调整好机器,就可以使这组机群连续不断地自动地完成某种零件的全部加工工序或几道加工工序。
各个工厂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不但充分发挥了设备潜力,节省了机床,提高了生产场地利用率,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证了产品质量,进一步做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职工,将加工“手用丝锥”的机器改造为全自动化,用自动传送带把它们联结成一条“丝锥冷加工自动线”。生产时,工人们从第一台机器上上料,经过六台机床连续不断地加工,最后便制出了冷加工成品。过去生产丝锥由七台机器加工,每台机器是一个独立的工序,由一个工人操作,每班共需七个工人;现在,只需两个工人监督机器操作,节省了五个工人。过去,切断、冲压是分作两道工序在两部机器上进行;现在,工人们在一台机床上安装切断、冲压两种工具,将两道工序合并在一台机床上同时进行,节省了一台机床,缩小了生产场地面积,提高了加工效率。过去,每道工序,工人们都需要将加工活拿到机器上去,加工以后又从机器上拿下来,非生产时间比较多;现在六台机床连续加工,减少了非生产时间。同时,机器经过改造,加工效率一般都有提高。据工厂测算,在联结成生产自动线以后,丝锥的产量提高七倍多,劳动生产率提高十二倍。哈尔滨轴承厂将原有三台机床的位置加以调整,用自动传送机构连接起来,组成了长珠粗磨生产自动线,提高生产效率50%,还减少了三名工人。
过去机械工人生产时要凭手艺来保证产品质量,现在在生产自动线上,产品完全由机器自动加工,工人只要凭指示灯和仪表就可以控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产品的合格率也大大提高。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的软轴摇制生产自动线投入生产以后,就使产品合格率提高了30%。
生产自动线还为工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劳动条件。从前一个工人管一台机床,操作时眼睛得紧紧盯着加工对象,上料、下料和上下工序之间运送产品也很频繁;现在,工人们坐在操纵台前就可以监督成群的机器干活,劳动程度就大大减轻。工人高兴地说:“过去认为咱们厂的设备都是全新的,再动脑筋也改不出什么名堂来,现在看来可以改革的地方还多着哩!”到目前为止,全市投入生产的生产自动线共有二十五条,还有八十多条正在研究试验中。
哈尔滨各现代化大工厂建成生产自动线的根本经验,是坚持政治挂帅,坚决贯彻多快好省的思想。过去,有些现代化工厂的部分干部认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小厂和旧厂的事,大厂和新厂设备好,生产水平高,不必也不能再搞什么革新了。各工厂党委把思想革命作为技术革命的前提,先在干部中进行教育,扫清了思想障碍,使参加设计和制造的人员增强了信心。结果,第一条生产自动线就在又大又新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诞生了。
本报讯 大连机床厂设计试制的齿轮加工自动线已获得成功,并轧制出第一批标准齿轮。
大连机床厂设计制成的这条齿轮加工自动线的技术成就和经济效果是巨大的。据有关部门鉴定:它比铣、插、剃、磨的加工方法生产效率提高三至六倍。每隔九十秒(调整后要求达到七十秒)就可制出一个齿轮,轧齿法加工出来的齿轮与切齿法相比,齿轮强度约高30%,占用厂房面积约减少23%,约节约钢材10%至15%,降低成本10%至15%。自动化后所需的工人数将由原来的十八人减少到人。
本报讯 洛阳轴承厂已搞成了两条自动线。除了9月份正式投入生产的内圈磨加工自动线提高效率70%外,最近又试验成功了六轴半自动机床改装的切削自动线,这条自动线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劳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