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阅读
  • 0回复

英雄不知难 巧破劳力关 牡丹江机车厂自造土设备保证明年大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9
第3版()
专栏:

  英雄不知难 巧破劳力关
牡丹江机车厂自造土设备保证明年大增产
本报讯 黑龙江省牡丹江机车厂放手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明年第一季度的继续跃进作好准备。
这个厂根据全国继续跃进对交通运输事业的需要,对明年第一季度的生产进行了全面考虑,发现劳动力和设备不足、辅助材料缺乏等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工厂党委确定采取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首先对各车间、工段的人力、设备进行了平衡调整,然后通过交形势、交任务、交困难、交办法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交”“四大”的办法,并且采取“小问题分散、大问题集中”的原则,发动职工抢课题,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来突破关键。锻冶车间因为明年锻造机车大轴的任务比今年增加,不但缺少锻造设备,而且缺少六十多个人。这个车间的党组织发动群众,创造了两台土锻造设备,完成了大轴翻料机、电动拉料机等十三项技术革新,使许多手工操作实现了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结果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过去锻大轴一班要用十三个人,用钳子夹着翻来翻去地锻,现在用大轴翻料机操作,一班只要八个人就够了,并且由原来一班八小时锻十三根大轴提高到锻二十根到二十二根。用电动拉料机从大炉里往外拉料,使拉料的工人由九个减少到三个。这个车间经过搞技术革新和调整劳动组织,明年只要增加几名工人就行了,设备也不用增加了。机车车间下部工段原来要求领导方面给增加十个人,后来,发动群众搞技术革新,适当调整了人力,结果不但不要增加人,还抽调出十六名工人支援了其他工段。机械加工车间原来缺少十二台车床,工人们把去年废置的六台土机床拿来加以改进,并且普遍推广了高速切削、多刀多刃、样板化和胎型化等先进操作方法,明年第一季度就不需要增加车床了。为了解决辅助材料不足的问题,这个厂还办起了镁砖、铅粉、水玻璃等卫星厂。
这个厂针对本厂徒工多的情况,采取开“生产运动会”、技术表演大练兵的方法,加速培训徒工。去年冬季入厂的一千多名徒工已有近半数能够独立操作,其余的也提高了技术水平。车轮车间四十九名徒工,经过多次技术表演,学习了三十一项先进经验,按工作效率计算,原来平均两个人只能顶一名技术工人,现在已能一人顶一人。
根据原来的计算,明年需要增加四百五十多名工人和一百五十多台设备,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现在基本上可以适应明年第一季度的生产需要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