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作出样子 由点到面 普遍推广 闽清县全面革新养猪工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9
第4版()
专栏:

  作出样子 由点到面 普遍推广
闽清县全面革新养猪工具
新华社福州讯 福建闽清县各集体养猪场全面革新养猪工具。在半个月中,全县普遍推广了土自来水、饲料切碎机、蒸气机煮青饲料、木轨道运送饲料和猪粪尿自动注入粪池等先进工具和措施,大大提高养猪效率,使饲养员平均每人喂猪由二十一头增加到六十五头,最多的达到一百一十二头,有力地推动了养猪业的发展。
闽清县最近订出养猪生产大发展的规划,如果按原来饲养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明年全县就要调出现有劳力四分之一当饲养员才行。县委认为只有大搞养猪工具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便派县委委员兼坂东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潘长恒到三溪畜牧场研究养猪工具全面改革问题,创造典型经验。
三溪畜牧场共有一百一十二头猪,三个饲养员,每人平均喂猪三十七头多。由于切饲料、提水和挑饲料等全靠人工,饲养员整天很忙,也照顾不过来。潘长恒来到这里后,便和饲养员社员们反复研究、设计,对养猪工具作了五方面的改进。一、推广土自来水办法,用竹筒作水管,把山上的泉水直接引到饲料房、灶头与猪舍内,节省了全部挑水人工。二、用水力带动饲料切碎机切饲料,一个人每天只花两个钟头就切完一天才能切完的饲料,而且饲料切得细,猪很喜欢吃。三、改煮饲料为蒸饲料,既省柴又能使青饲料的叶绿素和维生素不受破坏,质量比发酵的好,可以把细菌杀死。四、铺木轨道,饲料由木轨车运到猪舍旁,通过漏斗和竹管,使饲料自动流入食槽,缩短了三分之二的喂猪时间。五、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势,在猪舍的四周筑起清肥沟,用自来水冲洗猪舍,使猪舍的粪尿直接流到粪池,既节省劳力,又清洁卫生。三溪畜牧场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工具改革后,全场一百一十二头猪一个饲养员就能饲养,节省了两个饲养员用来扩建新的饲养场,大量增加养猪积肥。
三溪畜牧场的经验已在全县各养猪场普遍推广,各公社都是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大搞群众运动,一面组织铁木匠作为专业队伍,赶制养猪改良工具,一面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社员根据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原则,相互协作,自己动手改革工具。先后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全县一百一十二个集体养猪场的主要养猪劳动就全部实现了技术革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