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改建栏圈 多积厩肥 浙江改泥底圈为硬底减少畜尿流失 安徽蜀山公社用“穷办法”建成新式养猪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29
第4版()
专栏:

  改建栏圈 多积厩肥
浙江改泥底圈为硬底减少畜尿流失
安徽蜀山公社用“穷办法”建成新式养猪圈
本报讯 浙江省各地人民公社普遍改造家畜栏圈,以便减少粪尿流失,增加优质厩肥。目前全省二百二十七万多个泥地的猪、牛、羊“软栏”,已有85%改建成为用石板或三合土铺地的“硬栏”。各地还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新建了二十多万个硬栏。
浙江省原有的畜栏一般都是小农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构造简陋,不利于大量积肥。晴天牲畜的尿渗透入土,雨天漏进来的水又会把粪尿冲掉。把泥地畜栏(在浙江农村中通称为软栏)改为硬栏后,家畜尿可以沿着平滑而有坡度的硬底,流到尿缸里去,粪尿流失可以大大减少。根据长兴县去年的实践,普通软栏一头猪全年只能积肥四十担,而硬猪栏可以增积肥料一倍。改建硬栏还便于打扫、冲洗,搞好清洁,减少牲畜生病,有利生长。
改建畜栏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是石板、三合土和石灰。这些材料,各地都是用就地取材的办法解决的。石料多的地方用石料,石料缺乏就用三合土,竹料和木料也尽量用旧的,因此花钱不多。在突击改栏运动中,各地干部、群众劲头很大,许多县份在四、五天当中就全部改建完毕。乐清县六万四千多个猪牛栏,在短短三天中就改建好了。在改栏运动中,许多县委和公社党委的领导同志亲自出马搞基点,深入检查督促。嘉兴地委特别从长兴、海宁两县抽调四十名改造猪栏的土专家,到全专区各地进行技术辅导。根据各地检查,多数地区改造猪、牛、羊栏的质量都合乎要求。
在这次改造畜栏运动中,很多地区做到改栏、搞清洁卫生和积肥三结合,挖出大量厩肥,单是温州专区就挖出一千多万担。(尹心恬)
本报讯 安徽合肥市郊区蜀山人民公社万头养猪场最近试建了两幢新式猪圈,这是根据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同志和省长黄岩同志的设计建成的。新猪圈装备有饲料加工机械、土自来水和自动送食、沼气煮饲料等设备。
新式猪圈座北朝南,成丁字形,每幢十七间。朝南的一排是十二间猪栏,可养猪一百头;中间一排是调料房、仓库和饲养员宿舍。在调料房的两侧是自动送食的猪食槽;猪栏前面有空场供猪活动,空场的侧面是猪拉屎撒尿的地方,这里用砖铺地,成坡形,猪尿就顺着开好的小沟流入围墙外面的大粪窖里。猪舍后面挖有沼气池,用猪粪和其他杂草制造沼气,利用沼气煮饲料。两幢猪圈合用一套土自来水设备,即在猪舍后边挖个土井,用脚踏立式水车把水引到水塔里(是一个木制的大桶),再用毛竹筒把水引到饲料房等用水地方。这样饲养员的煮食、喂食、洗槽等繁重工作,都轻松了许多。
新式猪圈是本着勤俭办场的精神,发动群众,用“穷办法”兴建起来的。改革的饲养工具也多是用土办法搞起来的,如刷洗猪槽的洗刷器就是用旧木条和猪毛制成的;沼气管子是用小竹管作的,只在转弯接头处用的是胶皮管。
新式猪圈建成后,深受饲养员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饲养员们说,过去一个人喂二、三十头猪忙得很,猪还管理得不好;现在一个人能喂一百多头,还降低了劳动强度。社员们称赞它有四大好处:
第一,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过去养二百头猪,光挑水就要一个整劳力,现在只要一个人车二十分钟水就够用一天了。
第二,多积肥料,猪粪经过沼气发酵,肥效还大大提高。
第三,节省开支,降低养猪成本。
第四,新式猪圈舒适卫生,可以减少疫病,猪成肥快。(附图片)
  蜀山公社新式养猪圈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