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飞吧,钢铁的雄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12-30
第2版()
专栏:

  飞吧,钢铁的雄鹰
  本报驻鞍山记者
鞍钢,祖国的钢铁雄鹰,正在今年已经达到的高度上,展翅雄劲地冲向明年生产的新高峰。
勇往直前的壮志
今年,特别是8月以后,鞍钢的钢铁生产,一个月比一个月高,一直是扶摇直上。现在,鞍钢的各路英雄已经乘胜擂响了明年继续跃进的战鼓。最近,我们在鞍钢访问,到处都感到一种勇往直前、不断跃进的思想在闪烁发光。
全国著名的红旗平炉——鞍钢十号平炉的炉长们,在提前完成全年计划以后,就连夜开会,研究如何大步跨进1960年。丙班炉长杨国发刚下班,还没有来得及脱工作服,就跑来参加这个会。他提议再增产一万吨钢,把今年12月份变成全年的最高水平,为明年继续跃进树立更先进的榜样。四个班的炉长都有这种要求。大家便你献一计,我献一策,拟好了创造最高月产水平的措施。会议从晚上九点钟一直开到夜里十一点。刚刚散会,他们就紧张地投入了新的战斗。
在高炉群中,在平炉前后,在轧钢机旁,继续跃进的壮志正在变成钢铁英雄们的实际行动。
九号高炉维护出铁口的标兵、甲班炉前工组长徐振业,挑出一根直径最大的钎子,量准角度插进出铁口里去,抡起大锤一连就是几锤,拔出钎子纵身一跳,真是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耀眼的铁水急湍地向铁水罐流去。出完铁一量出铁口,深度保持在一米七以上,他的脸上现出了一丝胜利的微笑。原来,刚一进入12月,九号高炉的生产就碰到了困难:因为铁的产量突然增加,出铁口被冲刷的很浅,一般只有一米三左右,出铁时要减少送风量,而减一次风就要少产几吨铁。徐振业经过多次研究,试验成功出铁时打大眼,让铁水快流,减少铁水冲刷出铁口的时间,攻克了出铁口浅这一关。全国大型高炉冠军——鞍钢九号高炉的职工,就这样连续闯过出铁口浅、热风温度低等四道关口,使高炉利用系数从今年最高月份的二点二零三,提高到12月头二十天的二点三五八,实现了为明年继续跃进树立更高标准的壮志。
不断跃进的法宝
在“平炉王”的炉台前,在紧张操作的炼钢工人当中,我们找到了第三炼钢厂党委刘书记。只见他一会儿抡起铁锹,冲向长长的火舌,在熟练地堵炉门,一会儿又同工人亲切地谈论着什么……。为了组织明年的继续跃进,他正在这里种“试验田”,帮助工人总结学习各种“多装、快炼”增产钢的先进经验。
早在今年5月间,这个厂的党委就运用这样的领导方法,发现和培植了轰动全国的技术表演赛经验。几个月来,通过技术表演赛,这个炼钢厂的全体工人革新了成千上万项生产技术,使钢的日产水平从4月份的二千七百吨左右,迅速地提高到12月以来的四千一百吨以上。
刚一跨进12月,第三炼钢厂党委便又把技术表演赛的群众运动引向了一个新高潮。两个书记、三个厂长,率领全厂干部分三班跟班劳动,帮助工人对已经出现的经验进行“大检阅、大总结”,共配成五百一十四套先进经验,保证明年的生产更好地继续跃进。
这种深入群众、总结群众经验、引导群众运动不断前进的领导方法,已经成为鞍钢各级领导干部组织生产不断跃进的法宝了。
无穷潜力的源泉
六号平炉总炉长崔玉深,透过蓝色的保护眼镜,注视了一会钢水的沸腾情况,然后转身来到平炉后面,向吊车司机一招手,一罐铁水便像金龙一般窜进平炉里去。看技术表演的人,都不住地问:“这一炉装多少?”崔玉深看一看炉里翻滚的钢水,回答说:“大概有三百吨吧!”问的人不禁吐一下舌头。等到出完炉一计算,一炉产钢二百九十吨,因为钢水罐装不下,炉里还剩了十来吨,不仅比计划多产了二十吨钢,炼钢时间还缩短了一个多小时,创造了“多装快炼”的新纪录。
当我们向他祝贺的时候,他谦虚地告诉我们:“这是学习四号平炉先进经验的结果”。六号平炉和四号平炉,一直是竞赛对手,论条件,两座炉差不多少,可是在今年头九个月的竞赛里,四号平炉一直落在六号平炉的后面。10月份,四号平炉工人试验成功了一项“兑铁水”的经验,把平炉的装入量,从原来的二百二十九吨提高到二百五十六吨,一下子赶过了六号平炉。四号平炉的经验一出现,六号平炉的工人就决定虚心学习,争取用四号平炉的经验再超过四号平炉。丙班炉长吴有发带头试验,但是跑了满地渣子和铁。总炉长崔玉深,当时正在家里养病,听说学习先进经验没学好,跑了满地渣子和铁,便从炕上爬起来,一口气跑到厂里来。后来,他亲手试验了三炉,找出了跑渣跑铁的原因,先进经验学习成功了。11月份的生产向前大大跃进了一步,真的赶过了四号平炉。最近,四号平炉的经验已经在鞍钢的所有平炉上开花结果。这对明年增产将起不小作用。这种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地革新生产技术的风气,已经为鞍钢明年的继续跃进挖掘出巨大的潜力。
前方后方一条心
在鞍钢的原料基地——大孤山铁矿里,选矿工人在11月间就展开了提高精矿粉质量和产量的战斗。
技术员刘金声每天守在磁选机旁,研究怎样让磁选机充分发挥选别作用。过去磁选机选别能力低,影响精矿粉的产量和质量不能提高。老工人富世业和刘金声试验降低矿液浓度,使精矿粉的质量从原来不到62.8%提高到63%以上。另一个老工人赵庭玉又在这一基础上,想出了一个加大电流的办法,把跑掉的铁粉吸回来很多,不但提高了质量,又提高了产量。大孤山铁矿生产科的统计图表告诉人们:进入12月以来,精矿粉的含铁成分,已经从10月的62.8%提高到64%左右,精矿粉的产量也稳定地突破了万吨大关。明年高炉可以更多地吃这种细粮了。
一个多拉快跑、抢运“粮草”的战斗,正在鞍钢运输部门热烈进行着。二百多名过去当过司机的厂长、站长、段长,老将出马,重操旧业,到前线表演多拉快跑。在老将们带动下,运输职工每天从原料基地,给烧结总厂运来大量矿粉。12月中旬比上旬多运了十几万吨,为明年开门红准备下了足够的“粮草”。
看着钢铁英雄们的英雄行动,我们满腹激情地高呼:振翅高飞吧,鞍钢,你这钢铁的雄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