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公社要什么就造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1-07
第2版()
专栏:

公社要什么就造什么
张智钧 陈裕琼
在广西大新县,所有的山溪、河流、沟渠,都在为人们造福。水力推动机器,代替了人工舂米、磨粉、脱粒……新式农具在田地里工作,各种车辆在大路上奔跑,“稻谷用手舂,推磨使肚顶,收谷逐穗剪,运输靠肩挑”的现象,已经变成或正在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大新县利用水力加工和推广新式农具、车辆,还不到一年时间,而现在已经遍地开花。这个大跃进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在党的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的威力。在大搞农具革新的群众运动中,曾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些比较复杂的机器从何得来?装配和使用机器的技术,怎样才能迅速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中共大新县委圆满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县委领导和支持下,办起了一个出色的农械厂,它像母鸡下蛋孵雏一样,把机器和技术武装了人民公社,促进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明确方向 面向农村
大新县的这只“老母鸡”,前身是铁木工合作社,在去年的大跃进中,自力更生,自己武装自己,逐步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农械厂。现在有六个车间,一百四十五名职工,能够自己制造车床、电焊机等。
在自己武装了自己,有能力生产机器以后,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究竟制造什么产品?有人主张集中精力成批生产比较高级的、大型的机器。车床生产了八台,可是却卖不出去。因为,这时各个人民公社迫切需要的是碾米机、磨粉机,以及各式各样的新式农具,偏偏农械厂没有这些东西。县委研究了这些情况,明确指出农械厂必须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配合全县开展利用水力动力的计划,县委指示农械厂当前的任务是:以机器武装全县的水利动力站,以新式农具支援农业生产。并且提出了具体指标,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在1959年内,生产出一百台碾米机。
“为百台而战”,成为1959年入夏以后全厂职工的战斗口号。制造碾米机和各种新式农具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经验,不懂技术,特别是缺乏灰口铁铸件原料。但是,困难并没有吓住英雄的人们。全厂职工决心一定要在自己的土高炉内,用前年大办钢铁的白口铁,炼出灰口铁。于是,五次修改炉型,经历了多次的失败,终于炼出了灰口铁。接着又攻克了“沙型关”。第一台铸着“大新造”的碾米机,去年7月29日正式制成。
各公社听说农械厂制造碾米机,武装动力站,纷纷把水道涡轮赶修好,盼望农械厂的机器出厂。松洞公社听说农械厂需要炭,马上抽出人上山烧炭送上门。农械厂缺砖,附近的桃城公社立即送来一万五千块。这些情景,进一步教育了全厂职工,大家体会到自己的工作与广大农民息息相关。于是大开厂门,和各个公社密切挂起钩来,协助人民公社在群众中开展了工具改革运动。
调查研究适应需要
为了更好地为农业服务,推动全县工具改革运动,县工业部门和农械厂的领导同志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各公社究竟迫切需要什么机械。县工业局长黎福田,带着调查组在太平公社调查了一个生产队,亲眼看到丰收在望,而劳动力不足。老农梁华生说:“收割季节到了,今年这样多的谷,几十个人怎么收得完?”黎福田同志跟他们具体算了一笔账,如果能配足镰刀,使用打谷机和牛车,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调查组回到厂里,综合研究了农村中对各种器械的需要,修订了自己原来的生产计划。在继续制造碾米机的同时,还制造出磨粉机二台、玉米脱粒机二十台、造纸打浆机二十台、甘蔗剥叶机十台、圆盘动力锯五十部、切片机一部、定型车子一百零八辆、车辆铁件七百多套、滚珠轴承一千一百多套、插秧机十九部、犁头七千八百多个、各种小农具上万件,总产值达到二十多万元,在1959年11月27日提前跨进了1960年。
依靠群众传播技术
不仅是公社要什么就造什么,而且造出来就一定要发挥这种产品的最大效用。也就是说,不仅“下蛋”,而且要把每一个蛋“孵成小鸡”。农械厂这种负责到底的精神,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厂里抽出了十六名熟练技术工人,组成了“流动组”,各公社在装配使用机器的过程中,碰到什么困难,他们就随时前去解决。前不久,有个水力动力站的一台碾米机出了故障,半夜两点钟打电话到农械厂,流动组赶去,东方还没发白,机器就修好了。流动组工人的这种作风,深深感动了农民。
农械厂的领导人考虑到,使用动力和机器的地方日益增多,光靠几个流动组“满天飞”还不行,必须把技术传授给群众,才有助于水力动力化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因此,采用了短期训练班的方式,每逢制成一种需要大力推广的新机械,就请示县委,召集各公社的铁工木工和新农具手前来依样试制,制成后,经过检查合格,而且达到“三会”(会制造、会使用、会修理),才能带机械出厂。有些机械,目前公社还不可能自己制造的,如碾米机,也要来人在厂里学会装配、使用、维修。从1959年8月至12月,共开办训练班五次,训练出三百五十多人;依靠他们,使技术之花开遍了全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