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上海两个工厂开展技术革新的经验教训说明 对待新生事物必须充满热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1-09
第2版()
专栏:

上海两个工厂开展技术革新的经验教训说明
对待新生事物必须充满热情
本报讯 上海有两个原来以大搞土机床而齐名全国的工厂,1959年由于领导干部对土洋并举方针的认识不同,对群众运动的态度不同,技术革新运动的发展一快一慢,完成计划一好一差。
这两个工厂一个是建设机器厂,1959年大大发展了1958年大搞技术革新的经验,运动轰轰烈烈,生产迅速上升,年度计划提前完成,被评为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先进集体。另一个是精业机器厂,虽然原来也是先进厂,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很高,生产比1958年有较大增长,但是技术革新运动一度停滞不前,生产一度下降,完成全年任务受到影响。
这两个厂都是在1958年大跃进中,因为用土机床生产出轧钢机、转炉等重型机械而闻名全国的。可是,到1959年第二季度,这两个厂发展的差距就很大了。建设机器厂的领导干部和群众根据1958年大跃进的经验,深深感到土机床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重量轻、成本低、使用起来灵活方便等优点,制造和使用土机床是在现有物质条件下实现多快好省的好办法。因此,他们1959年继续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土洋并举的方针,大大发展了“蚂蚁啃骨头”的经验,担当起了比1958年更繁重更复杂的制造轧钢机、化肥设备、冶炼设备等任务。这个厂1959年的生产一季比一季高,到11月13日为止提前四十八天完成了全年产值计划,全年完成的产品重量比1958年要多几倍,出厂的产品,台台合格。劳动生产率比1958年提高了58%以上,实现了一人抵一个半人。
在精业机器厂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1959年第一季度,群众运动还轰轰烈烈,土机床还在发挥着巨大的威力;有的土机床还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当第二季度刮起小股冷风的时候,厂里就不那么热闹了。这与这个厂的个别领导干部看不到工人群众巨大的创造才能,看不起土机床,不顾本厂工人用土机床合格地加工出轧钢机主机的事实,硬说土机床加工的产品质量不好。这一时期,厂里不但没有增加新的土机床,本来可以继续使用或稍加改进即可继续使用的土机床,有些也被搬进了仓库。于是生产下降,5、6月份每个月完成的产值,比3月份下降了22%到32%。虽然8月份党中央发出“反右倾、鼓干劲”的号召以后,生产迅速回升,但是因为前一时期欠账太多,赶起来相当吃力。上级主管部门不得不从别的工厂调去八十几人支援他们。
由于两个厂领导干部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认识不同,所以对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新的态度也就两样了。建设机器厂的党支部和行政领导,真心诚意地依靠群众,满腔热情地支持群众,深入细致地发动群众;领导和群众互相促进。国家要他们上半年完成两套六百三十毫米中型轧钢机的主机,这比1958年加工的转炉大部件要复杂繁重得多,而且时间要求很急迫。结果是提前完成了两套中型轧钢机的主机任务。
但是,精业机器厂的个别领导干部,对待群众运动却是另外一种态度。第一季度末,厂党委号召全厂职工继续大闹技术革新、大搞土机床,完成1959年任务。群众热情很高,一个晚上就提出二十几条革新建议。但是,没有热情地支持群众,把二十几条建议全部否定了,结果大家泄气了。
去年8月份党中央发出“反右倾、鼓干劲”的号召,大大支持和鼓舞了精业机器厂的职工群众,群众热情高涨。在中共上海市委和有关区委的领导下,生产迅速回升,进仓库的土机床又搬出来在车间里使用了。党委领导职工群众千方百计地力争完成全年任务,全厂职工发奋图强,大搞技术革新。终于,1959年产值国家计划在12月30日提前一天完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