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农业生产战线的革新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1-09
第4版()
专栏:

农业生产战线的革新家
本报记者 曲一凡
决心做个“米丘林”
湖北省天门县九真公社新景生产队的王时中,当地群众都管他叫“小米丘林”。因为他曾培育了一种奇异的水稻——它可以隔年再生,而且一条根生出几个到几十个穗,每穗结三、四百个硕大的谷粒。1958年,王时中使二十四根蒿草同水稻嫁接,活了二十根,当年每根长出两三个穗子,每穗平均结粒四百二十到四百八十粒,籽粒很饱满,比普通稻粒约重十分之一。1959年在那些嫁接过的蒿草蔸子上,经春风吹拂又重新发青,长出了新苗。这些新苗的分蘖能力更加旺盛,每根长出四十多穗,每穗结粒四百八十到五百二十粒。从1958年嫁接新苗上收下来的谷种,去年播下种也长出了谷子,每根分蘖二到三穗,每穗结三百粒到四百粒谷。现在,王时中又把所有新、老蔸子和新收的种籽保存着,准备今年继续进行培育和观察试验。如果这个多年生的水稻新品种培育成功,不仅将大大提高稻谷增产速度,并且可以节省许多育苗、插秧的人工。
王时中这个年青小伙子,现在是新景生产队共青团的分支书记。几年来,他在党的领导和培养教育下,充分发挥了敢想敢干、大胆革新的共产主义风格。他除了试验水稻同蒿草嫁接,还试验用水稻同高粱、芦苇等杂交,向日葵同洋姜杂交,黄豆同花生杂交,棉花、辣椒等同构树嫁接……先后试验的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共有四十多个项目,已见成效的有二十多项。
王时中原来只上过两季冬学,但是,他勤学苦钻的毅力十分惊人。解放十年来,他坚持着业余自学,现在已经学完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语文等主要课程,并学过了米丘林的植物学,目前正在开始自修大学的物理学、植物学等课程。同时,他也很关心政治,总是勤学不倦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每天,他白天忙于生产试验和团的工作,晚上参加生产队、共青团或试验组的各种会议,深更半夜回到家以后,还坚持每晚两个小时的学习,从不间断。另外,他还同县、公社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技术干部,以及中学的教师、学生们交朋友,经常主动地请他们帮助解决试验研究和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回答一百个“为什么?”
湖北省光化县白莲公社东风生产队建立了一片农业试验场。这试验场里有棉花,也有小麦、玉米和其他作物。东风队党支部书记何立中就是这个试验场的领导人和研究员。
1958年,何立中领导成立了一个二十四人的试验队,曾经在十二亩的棉花试验地里,根据棉花生长特性和农业八字宪法,大胆地提出了一百个“为什么?”谁来回答呢?他们在自己的科学试验中一个个地找出了答案。他们共做了品种、深耕、施肥、密植等十八个试验项目,每个试验项目中又分几种不同的处理,总共做了一百零八个处理方法的试验。他们还把试验研究同大田生产密切结合起来,不断地把试验成功的经验,向大田生产传播推广,争取棉花大面积平衡增产。1959年虽然遭到了百日大旱,他们却创造了一百三十亩棉田亩产籽棉六百七十三斤和三亩五分丰产田亩产籽棉一千零四十斤的全县高产新纪录。现在,何立中在棉花生产中,又提出了新的“为什么?”他正在积极试验研究如何进一步解决棉铃脱落和灭绝虫害的新课题。
对土地的潜力和耕作制度,他也不断地提出许多问题,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探索新的增产窍门。使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他的合理轮作和间作的试验,把一年只能收一两季的田,变成了一年四季有收成。有一亩二分田,一年收了五样庄稼,每亩年产值达到六百七十多元,相当于十亩田的收益。全队根据他的经验,1959年在一百二十亩田地推行了多种多收(收三季或四季),头季小麦平均每亩产四百一十斤,小麦地里套种玉米,每亩收三百五十斤(因旱影响了产量),玉米行间又套种萝卜,每亩又收了二千五百斤,这样加起来一亩收成抵三亩田有余。
徐国英和“活动秧田”
你看见过这样的秧田吗?白天,哪里有太阳,它就搬家去晒太阳;夜晚,它又回到屋里的温床上取暖。这就是湖北省安陆县青龙公社青龙管理区的妇联主任徐国英的“活动秧田”。她领导一个“红霞姑娘丰产试验组”,去年夺取了早稻、中稻、一季晚稻和棉花等四个“千斤丰产”的新纪录。其中,早稻亩产千斤,“活动秧田”是建了大功劳的。早播种、早育秧是争取早稻高产的第一关。可是,早春的寒冷气候和频繁袭击的寒潮,常会把早播的秧苗一扫而光。徐国英接受了过去的教训,坚持继续试行早播。1959年她又决定要比当地习惯提早一个多月下早稻秧。怎么办呢?她把浸好的谷种包在棉絮里,煨在床上,经过催芽,嫩芽冒出来了。往哪里下种呢?她又想出一个办法,用四个抬喜饼的盒子(即旧社会农村办喜事的礼盒),盒底垫上草,草上铺一层油沙土,撒上谷种。这就是那个可以自由移来移去的“活动秧田”。经过精心培育出来的第一批早壮秧,被移植在二亩二分的“鸡耗田”(坏田)里,结果收获了二千五百七十多斤干谷。
当徐国英和她领导的一群“红霞姑娘”大胆地进行各种技术革新试验时,不知遭到多少保守者的讽刺和反对。她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创造了“千斤丰产”的胜利。(附图片)
西安市坝桥红旗人民公社的老农刘志道向公社蔬菜研究室的青年工作人员传授温室培育黄瓜的经验。原来这里的黄瓜每年只能收一茬,经过他们的改良,现在一年可以收七茬 唐谦信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