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正确处理水库容积、蓄水、受益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1-19
第3版()
专栏:

正确处理水库容积、蓄水、受益关系
本报评论员
云南省玉溪专区在水利不断跃进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的经验,提出了缩短容积、蓄水、受益三者之间的距离的做法,已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这就说明,总结过去已有经验,使当前水利建设更有成效地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农田水利建设和其他建设事业一样,应当尽量缩短基本建设和生产之间的距离,做到既省人、省物、省钱,又尽多、尽快、尽好地为生产服务。要做到这一点,施工的快慢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扬群众的冲天干劲,开展高工效运动,力争提早完工。但是,施工必须先有计划、方案,计划、方案是否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往往又决定了施工能否做到多、快、好、省。从这个意义上讲,水利建设有一个正确的计划、方案,就是缩短基本建设和生产之间的距离的重要环节。
对一切蓄水工程来说,容积的大小,决定着工程量的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容积越大,工程量也越大;工程量越大,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会越多,用的时间也较长。而人们之所以要容积大,都是希望蓄水多。一般地讲,容积越大,蓄水越多;但并不是随便一个水库的容积越大,蓄水就会越多的。蓄水是否多,还要看水源是否大。如果水源不大,即使水库很大,也不能蓄起很多水来。因此,在水利建设中,恰当地处理容积与蓄水的关系,尽量缩短两者的距离,是衡量工程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志。所以,我们要求较大的小型、中型工程,尤其是大型工程,尽量做到容积与蓄水相适应。如果这样做了,那就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争取早完工、早受益。怎样才能做到水库的容积与蓄水相适应呢?应当比较准确地计算水库上游的径流面积和降雨量,应当根据水源情况计算蓄水数量,然后根据可能的蓄水量设计容积。这样做,会比仅仅根据地势、地形的观察确定容积要可靠的多。玉溪专区这样做了,既减少了暂时不必要的工程量,又不影响蓄水数量。
在缩短了水库容积与蓄水之间的距离之后,还必须缩短蓄水与受益之间的距离。这样做,才能真正达到缩短基本建设与生产之间的距离。在一般情况下,蓄起了水就可以受益。但是,根据多年的经验看,有些水库水量虽则很多,但不能全部用于灌溉,或不能很快用于灌溉;有些水库水源很足,宜于蓄水,但在下游没有田地可以灌溉,或者下游已经解决了灌溉问题。为了节省力量,在这些地方可以削减或不修水库。有些水库适于蓄水,但必须修筑较长或工程较艰巨的灌溉渠道;对这样的工程,就应当把筑堤工程和渠道工程一并计算,一并考虑。各地的经验都证明:渠道工程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工程,如不早作打算,即使蓄起水来,也使用不上。还应当根据尽量缩短蓄水与受益之间的距离的原则,反过来考虑各种水利工程,并据此进行排队:凡是有水蓄,又能早受益的,应当早动工、积极施工;凡是受益迟而力量不足的,应当缓动工或分期施工;凡是不能受益的工程就应当坚决削减。总之,决定哪些工程大修特修,哪些分期施工或缓修,哪些不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地分析解决。不过在权衡轻重、安排缓急之时,应当特别重视容积、蓄水与受益之间的关系。玉溪专区这样做的结果,已获得显著的好处,他们削减了一些工程,也增加了一些工程。用同样的人力,使受益的面积比原计划增加了70%。这就证明了缩短容积、蓄水、受益三者之间的距离,是水利建设中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