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到生产第一线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1-20
第7版()
专栏:

到生产第一线去
孙来奎
我是一个唱了二十多年西河大鼓的曲艺艺人。解放前我没搞过创作,那时也不懂什么叫创作,只是跟老师学什么就唱什么。解放后,曲艺艺人的地位提高了,党给了宣传员的光荣称号,我心里美的了不得。老在想,宣传员这个称号不简单,自己应该起到宣传员作用,才能对的起这个光荣称号!心里打算这么办,可是自己没有宣传材料。外地的材料,有的不适合本地区演唱,有时材料来的不及时。这时,领导鼓励我,叫我自己学编段子。我心里想,自己文化水平很低,说书的艺人,都是跟老师学啥就唱啥,哪能自己编书呢。后来经领导再三的鼓励,我才开始试验学编。每逢一个中心工作或一个政治运动,我先学习了文件,把精神了解一下,按时的编唱出去。那时候是光唱没稿,心编嘴唱,内行话就是“趟水”,唱过去就丢掉。虽然这样,可是有时候,也能唱出受群众欢迎的节目来,到处要求重唱。“新旧接生法”这个节目就是这么趟出来的。因为群众爱听它,所以到处都唱它,后来越唱越熟,成了实词。领导叫我把它写下来,帮助我修改了几次,比从前更精炼了,群众也更爱听,我才把它保留下来。领导告诉我说:你不是不懂什么叫创作吗?这就叫创作。
通过这一次,我才懂得了什么叫创作。从此以后我才开始用文字记录,又写出了配合打井运动的“王大娘献砖”,关于技术改革的“改造滑车”。1958年农业生产上的大跃进,使我非常兴奋。有一次,正赶上河北省安国县有一个农业社培植了一块小麦高额丰产田,派人到省里报喜,领导给了我一个任务,把这编成一个段子。我关起门在屋里想了三天也没憋出一句词来。当时我想怎么这一次写不出来了。领导给我指出说,这样写是写不出来的,得亲自到那里去才行。马上领导干部带着我们几位演员,去到安国县那个农业社。我们参加了田间劳动,参观了那块丰产田的麦茬地,访问了管理麦田的同志,也了解了观潮派一些人物的言论,又向支部书记详细的了解了种麦的过程,越听越受感动,现写来不及,不唱出去又憋的难受,所以当天晚上又趟着水唱出去了。虽然趟水唱的艺术性不高,可是社员们都很爱听,因为唱的是他们的事。唱完之后,社员、干部当时给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修改这个作品给了很大的帮助。这样,才在第一次演出的基础上写出了初稿,后来,又有许多同志帮助我反复的修改,才把稿定下来,题名为“五千一”,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
人民公社化以后,领导又鼓励我写公社的事,可是开头的时候怎么也写不出来,因为我对人民公社还没有了解,还没有生活。我家在农村,我回了趟家,我爱人在人民公社食堂里当炊事员,我和她到食堂里做了十几天饭,深入了生活,很快就写出了“模范炊事员”。通过编写“新旧接生法”、“模范炊事员”等段子,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脱离政治,脱离实际生活,光凭坐到屋里空想,是很难写出东西来的。
1959年春天,领导上给了我一篇介绍安国县“天下第一田”的文章,我瞧着很感动,很想把这件事编写成鼓词,来歌颂人民公社。经领导同意,马上就去到安国县伍仁桥公社。一见到千亩田的面貌,就给了我个很强烈的感觉。我自幼就生长在农村,干过庄稼活,对农活也不外行,可是从来也没见过这样大面积的高产园田,真是埂直如线,地平如镜,千亩无边,真像是一张工巧的绝妙图画。心想没有大跃进,没有人民公社,那能有这样的田呢?我激动的恨不能马上唱出去,叫人人都知道这块千亩田的情况,叫人人都知道大跃进的成就,和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所以下决心非写它不可。在那里住了十几天,边演出、边访问,我觉着搜集的材料差不多了,回来写吧,可是回来之后怎么着也写不出来。领导给我指出千亩田事大人多,不能光凭到公社走马观花跑一趟,访问几天就可以写出来的,要继续深入生活才行。我这才第二次又回到了千亩田,和管理麦田的专业队住在一起,休息时间给他们说唱,白天和他们一块干活。这样一来,很快就和他们熟悉了。谁也不拿我当外人,都喊我老孙伙计,成天高兴地给我介绍着他们创造千亩田的过程,岗是怎么平的,沟是怎么垫的,施肥呀,翻土呀;谁积极呀,谁落后呀,就好像说故事一样,讲起来没个完,就连他们里边有个搞对象的都对我讲讲。这样便比从前了解的细致多了,才写出了“夜逛千亩田”的初稿。给社员同志们一唱,效果很好。我看这回行了,就回来了。向领导一汇报,给同志们一念,大家提意见说,故事不连贯,头绪太多,哪一样也说不详细。我只好又从新考虑故事的结构。经过黑白好几天的揣摩,才想出把种千亩田的矛盾安排成一家人的思想矛盾——进步的青年未婚夫妇和不愿迁坟的老父亲的矛盾,通过老人夜逛千亩田来反映千亩田的整个面貌,同时也表现老人受新事物感动后的转变。这样,故事既连贯紧凑,也特别显得有风趣了。
听党的话,有了明确的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又深入了生活,我才能够写出“夜逛千亩田”。可是能写成现在的这个样子,却是在领导和很多同志们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写了“夜逛千亩田”以后,领导上又给了我一个新的任务,到岳城水库为修库的大军演唱。我接到这一个任务之后,高兴极啦,因为我从来没到过水库,也没写过修水库的段子,这次正是我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一个学习好机会。去到那里,便和民工一同住到了工棚里,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样就自然地摸清了他们的内心感情,特别是和他们一起干活时,时刻都会被他们的干劲所感动。装土的地方离大坝远距一二里,不用说还推着土,光按里程计算,一天也要来回跑一百五六十里路,可是收工以后没见过一个人喊累。吃完饭大伙就跑到工地俱乐部里又说又唱,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民工同志们之间的阶级友爱,也给我很大的感动。永年兵团有一位民工同志平日俭省节约,一分钱也不乱花;可是他看到有位同志因天冷家中棉衣没寄到,不能下工地,就把自己的六块钱拿出来,给那位同志买了件绒衣穿上。在水库上,像这样动人的事情多得很。英雄事迹上千上万,成天价在眼前过来过去,我感到如果不赶快把这些英雄事迹唱出去,太对不起他们了。我一定要努力的写,使劲的唱。
去年这一年,我觉得自己做的工作还不够,写的东西按质量和数量要求,也还差的很远,可是有了不少体会。我觉得要想很好的为工农兵服务,必须听党的话,做党的驯服工具。文艺工作者必须遵从毛主席的指示,深入群众,和群众结合,要经常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去,和工农兵一块投入到火热的实际斗争中;在斗争中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同甘共苦,交成知心的朋友,才能体会出劳动人民的真正思想感情,写出东西才会有血有肉,能够真正的适合劳动人民的口味。我还体会到在观察事物时,必须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这样才会看出新社会新人物的可爱,才会受到感动。要想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必须学习毛主席思想、学习政治,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有人说:上山下乡深入生活,为中心任务服务,会损坏了艺术,会降低艺术质量,我觉得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经常地配合政治任务,深深地体会到上山下乡,深入生活,及时的为中心任务服务,不但损坏不了原有的艺术,相反的会提高自己,锻炼出一套适合于今天新社会劳动人民口味的新的艺术,更能不断的创造出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新人新事的作品和表演手法。深入生活,为中心任务服务,不但能写的多、写的快,也能写的好。大跃进以来,曲艺界出现了许多好作品就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次曲艺汇演有这么多优秀节目,也说明这个问题。今后,我一定要坚持上山下乡,到生产第一线为工农兵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