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外沙桥上红旗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1-21
第2版()
专栏:

外沙桥上红旗飘
陈公一
奇迹
外沙桥位于广东省韩江下游,横架在澄海县的外沙河上。它是汕头到漳州公路线上的一座重要桥梁。这座永久式的大桥是去年由澄海的党政发动群众建成的。最近在潮安参加广东省公路运输先进经验交流大会的一百多位代表,都以仰慕的心情参观了这座有名的大桥。
外沙桥全长有六百二十米,一百零六个桥墩,六米高,六点五米宽,全桥用花岗石砌成,桥面用的是钢筋和混凝土。令人惊奇和兴奋的是:它不仅是公路桥,而且创造性地设置有一百零六个活动闸门,一举两得成了公路、水利两用桥。这座桥的建成,使两岸十万亩农田得到自流灌溉。翻开广东的公路桥梁历史,做公路、水利两用的永久式大桥,还没有先例。过去,也曾经有不少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员为这个问题动过脑筋,但是,他们怕把公路桥和水利工程连在一起会搞垮桥梁,一直动都不敢动。而这个技术悬案,却在群众运动中解决了。
建设这样复杂和大型的桥梁,如果由专业部门来进行需要多少时间?有一位参观的代表问了一位富有专业经验的工程师,得到的回答是:“起码二年。”那么,澄海发动群众建成这座桥花了多少时间呢?只用了三十天!
这座桥的成本也低得惊人。据工程师说,如果专业部门来修筑,每米的单价起码二千元以上。而这座桥的实际成本,每米只用了一千元左右。
质量如何?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少人曾担心它经受不住洪水的考验。但是,这座桥去年建成以后,就和洪水打了几次交道,而且是百年来的大洪峰,它一直稳固地屹立着。
建这座桥依靠的技术骨干——“土工程师”,主要是十几个富有水利经验的老农,而更主要的是他们依靠了广大群众。组织和指挥群众发挥集体智慧的工地党委会和指挥部,就是“总工程师”。奇迹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由于这座桥的辉煌成就,主办这个工程的单位被评为先进单位,出席了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群英大会。
群众运动万岁
高速度,是外沙桥的鲜明特色,诞生高速度的却是群众运动。外沙桥的胜利,就是群众运动的胜利。尽管建桥中碰到了许多困难,有了群众运动,就无往而不胜了。
建桥工程一开始,就碰上了材料不足的问题。这座桥使用的材料,仅石料就有二万多立方,还有一百零二吨钢筋,四百吨水泥,三百四十公方木料,四万七千多担贝壳灰,十一万担石灰砂,十六万担砂土。别以为这个仅一个月完成的工程,在施工前什么材料都准备好了。其实,施工以前什么都没有。能够就地取材的只有石头和砂土。就是附近山岗上有石头,要去加工二万多立方的条石和块石,时间不知拖到哪一天去了,何况他们手上连一斤炸药都没有。可是,在这严重困难面前,党委提出的却是这样的口号:“十天跨过材料关!一个月建成桥!”当党委提出这个战斗号召以后,翻天复地的群众运动就开始了。需要条石和块石,但是不容许用长时间去开山加工。数以万计的农民大军,便把澄海城和蓬州城的旧城基拆了下来。广大群众听到兴建的是能够灌溉十万亩农田,同时又是交通大桥的消息以后,自动捐献了许多条石和块石。有一个华侨家属,还把民工叫到她家里去,抬出了作为椅子用的条石。水泥不够,他们便根据几年来大兴水利的经验,就地取材用贝壳灰来代替。没有钢筋,他们便土法上马,自己搭起加工厂进行铸造。
在那一个月里,工地简直沸腾了。来自各个公社的数万大军、三百多条民船、数以千计的手推车、十几部汽车,开展竞赛,大干巧干。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商业和医务人员,也大批地走上工地,还有驻汕头的解放军,也派来一个连参加建设。
全党全民齐动手,材料关如期十天攻破了!
“土工程师”的丰功伟绩
在修建外沙桥的过程中,“土工程师”立下了丰功伟绩。
这座桥的基础工程,与众不同。按照惯例,在沙质河床上建筑永久式大桥,要挖开很深很深的沙层,在下面起基。因为沙是松动的,易于流失,谁也不敢在沙滩上起基。同时要打下直桩去稳定基础。可是,这座桥既没有挖沙层,也没有打直桩,在沙滩上就干起来了。“万丈高桥从地起”。建过桥梁的人都懂得,处理基础是个大技术关,搞不好,全桥都会垮。现在这座桥是公路、水利两用桥,然而就在这个关节上,他们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外沙桥工程副总指挥余昌丰,这个出色的“土工程师”,向我们介绍当时的情况说:他们不满意老规矩的做法。如果按老规矩,先打板桩,挖去沙层,然后起基,那不知要用多少劳动力,延长多少时间,耗用多少材料。何况这是有水闸的桥梁,桥下全长都是基础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就更多了。解放后历年来大兴水利工程的经验告诉他们,河沙虽然有容易流失的缺点,但也有承载力很强的优点,只要桥基内外修筑护坦,用粘土铺盖,不挖沙也能保证基础的质量。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打直桩稳基的办法有很大缺点,要冒水,容易使基础下沉,改放横桩还比较好。因此,他们就按照自己丰富的经验,采用了联合基础的做法。多少年来工程技术人员伤脑筋的公路、水利两用桥的基础问题,在他们手里就这样解决了。
这个重大的创举,不仅保证了质量,节约了大批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时间。外沙桥能一个月建成,同这个技术革新是分不开的。
修筑外沙桥过程中,还有许多关于“土工程师”们学习传统经验解决技术困难的故事。当工程进入架设桥面的时候,桥墩很高,由桥下抬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去,五十个人才能抬一块,不仅高空作业吃力、危险,更严重的问题是,这样下去,一年都修不完。工地党委和指挥部立即召开了“诸葛亮会议”,会上一个“土工程师”说:“传说古代祖先建高塔时,是利用叠沙上去的办法。”他们按照这种方法,发动群众沿桥墩筑起了沙堤,沙堤和桥墩一样高,人们就在桥面的沙堤上进行操作,困难就这样解决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