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生产大跃进促进文化活动步步高升 枣阳群众文化花朵遍地红 湖北省委召开现场会议全面推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1-22
第4版()
专栏:

生产大跃进促进文化活动步步高升
枣阳群众文化花朵遍地红
湖北省委召开现场会议全面推广
主要经验:坚持文化活动为政治和生产服务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重视,在安排和检查生产的同时,也安排和检查文化工作;插红旗,树标兵,并采取措施,培养和提高骨干力量;贯彻群众路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形式;开展群众性的文艺评论工作,不断提高文艺质量。
本报讯 湖北省枣阳县各级党组织在加强生产领导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使全县到处呈现出“生产文化两高潮,互相推动步步高”的生动局面。现在,这个县不仅在生产上是湖北省的一面大红旗,在文化工作方面也是全省的大红旗。中共湖北省委认为枣阳县把领导生产高潮和文化高潮拧成一股绳的经验好得很,已专门召开现场会议向全省推广。
枣阳县原来是个劳力少、土地多、平原少、岗地多、水田少、旱地多的县份,农业生产曾长期处于十分低落的状态,是湖北省的“低产区”之一。1958年以来,这个县的各级党组织领导全党全民以大兴水利为中心,积极改造岗地和把旱地改成水田,使生产面貌大大改观。去年,虽然遭到罕见的大旱,全县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和副业生产仍较大跃进的前年又有较大的增产。随着生产的增加,社员收入不断改善,干劲越来越高。入秋以后,全县又在充分发挥公社优越性的条件下,掀起了空前规模的以治水、治岗、治土为中心的全面生产高潮,大自然的面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势鼓舞下,群众对文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群众在自编的诗歌中,这样来表达他们的愿望:“闷着干活两腿酸,唱着干活两腿欢,田间地头跳个舞,两腿一跳能上天。”“踏进公社幸福窝,心中不由想唱歌,歌儿越唱劲越大,劲头越大歌越多。”针对这种情况,枣阳县各级党组织紧密地结合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和生产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放手发动群众,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广泛的文化活动的高潮。
一年来,由于坚持了为政治、为生产、为群众服务的正确方向,采取了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并且充分地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高潮。各类文化组织像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壮大起来。不仅每个公社成立了文化馆、文工团,每个生产队有了俱乐部、文化站等组织,连水利工地上也建立起了几百个俱乐部和歌唱队以及创作小组。所有这些文化组织,都是业余性质的。现在,无论在公社里、生产队里、或是水利工地上,各种文化活动都搞得热火朝天,群众性的演唱、诗歌、漫画等活动十分活跃。在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最早和最好的鹿头公社邓店生产队,约有80%的人学会了唱歌,各小队都有“诗画园地”,社员们还经常配合生产自编、自演各种小型戏曲节目,先后参加过创作活动的人占全队人数的一半左右。其他生产队也出现了画满墙、诗满栏的生动场面。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起来以后,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深刻而生动地反映和歌颂了枣阳县在大跃进运动中所出现的巨大变化,并不断地推动着生产建设向前发展。吴店公社在组织社员向荒山进军时,社员们就边劳动边唱道:千把镢头万把镐,上下飞舞把山刨,满山挖成鱼鳞坑,绿化荒山立功劳。”后来,忽然下起雨来,人们又歌唱道:“今天被雨淋,明天树成林,花香水果甜,人人都喜欢。”歌声越唱越高,干劲越来越大,虽然下着雨,谁也不愿离开工地,没多久就完成了一万五千多个鱼鳞坑。太平公社在治理姚岗的誓师大会上,各劳动小组都用诗歌写出决心书,相互开展竞赛。治岗运动开展后,群众又用送喜报、赛诗会等形式鼓舞大家的干劲,使工效不断提高。
枣阳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这样广泛,是和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领导分不开的。从县委到各生产队党支部,都有专人分工管理文化工作。各级党组织在安排和检查生产的同时,也安排、检查了文化工作;制订生产规划时,也把文化工作列为重要项目。为了加强对文化活动的具体领导,各级党组织还自始至终地坚持了插红旗、树标兵、抓落后、赶先进的工作方法,并不断地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提高骨干。去年以来,共培养了文化干部一千五百六十人,扩大了生力军。鹿头公社邓店生产队从1952年开始建立业余剧团起,群众文化活动就十分活跃,对推动生产起了巨大作用,并出现了在生产和文化上都是能手的模范人物杨立兰。县委抓住这个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先后召开了七次全县性的文化现场会,推广邓店生产队和杨立兰的经验,使“学邓店、赶邓店”,“学杨立兰、赶杨立兰”,成为全县文化工作的一个行动口号。
为了不断提高文化工作的质量,枣阳县除坚持放手发动群众自编、自演、自唱,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经常深入实际、坚持劳动锻炼,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创作的思想性外,还创造了开展群众性的文艺评论的成功经验。这就是:通过发动群众座谈、讨论,指出创作或演出的优点和缺点,然后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例如,歌颂劳动模范彭学英的曲剧“一朵红花”,从编剧到演出,经过二十六次组织群众座谈,根据群众的意见作了十二次修改,创作和演出人员还和彭学英一块儿参加生产,加深了对这个人物的了解。这就使得这个剧从内容到演出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殷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