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劳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劳动 培养了大批建设山区人材 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01
第4版()
专栏: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劳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劳动
培养了大批建设山区人材 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
本报讯 建立在江西省一百多个山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培养建设人材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党的教育方针的光辉照耀下,一年多来,无论在劳动和教学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在1958年大跃进中诞生的,是一所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新型大学。它目前有一个总校和八十七所分校,并附设了十四所劳动技术学校,共有学生五万五千人。校址都设立在山区,92.7%的学生,都是工农子女。学校的几十万平方米的校舍、生产基地、实习场地,都是师生白手起家办起来的。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费用,也完全依靠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自供自给。因此,它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烈欢迎,把它称为自己的“工农大学”。
学校把劳动做为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通过劳动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坚毅勇敢、不向困难低头的顽强斗争精神。有一个叫魏国清的学生,在劳动中一只手受了伤,老师劝他回校,他坚持不离开工地,他说:“还有一只手,可以干!”他还是留在工地上,给大家磨刀。有一个班为了完成一天砍一千根竹子的任务,直干到黑夜,才收工。学生们通过劳动,政治上迫切要求进步,70%以上的学生要求入党入团。现在,全校的党团员,已占总人数的60%。一年多来,学校还涌现了大量思想好、读书好、劳动好、身体好、品德好的五好学生、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劳动模范。据德胜关等九个分校的统计,五好学生有七百六十四人,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八十七人,其中有五人被评为全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由于坚持政治挂帅,特别是认真贯彻执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一年多来,教育质量有很大的提高。这个学校的学生年龄虽然较大,而且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他们都参加过一定的劳动锻炼,具有一定的实际知识,特别都是贫苦的工农子女,求知欲迫切,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现在学校的课程,都进入了第二学年的教学进程。原来高小程度的,现在已经学初三的课程;入学时的初中学生,已经在读高中三年级的课程,而且成绩都很好。如蚕桑分校,考试成绩总评五分的占36.1%,四分的占44.7%,三分的占16.9%,不及格的只占2.3%。劳动大学的专业课程,和山区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把自己的生产基地作为自供自给的生产场所,又是学习上的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他们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从而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中得来的知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质量。如总校林学系开设了树木学、造林学、测树学、森林保护学、植物生理学等五门课程。该系405班四十六名学生,经考试树木学及格者四十五人,占97.8%,不及格的只有一个人。造林学全部及格,得四分以上的有三十一人,占67%;其它各科也全部成绩良好。更重要的是,同学们通过学习和生产劳动,普遍地掌握了植树、造林、选种、育苗、防治病虫害等多项生产技术。仅据琳池分校三百六十个人统计,学会了一般农林生产技术的有三十人,学会酿酒技术的六十人,学会做砖瓦的四十人,学会烧木炭的二百三十人。学生们在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实际操作技术的同时,还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据初步统计,总校和各分校已建农场八十六个,林场十七个,耕地面积达一万七千九百四十六亩,林地面积十四万二千零五十亩,办各种小型工厂一百六十一个,饲养生猪一万六千头,鸡鸭一万零八百三十七只。仅据总校和五十七所分校统计,生产总值达一千零一十三万五千五百九十四元,净收益达八百三十九万三千四百十二元;每个学生平均每年约有二百四十元的收入,做到了自给有余。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年来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主要是坚决地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党的领导,坚持了政治挂帅和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他们从开办起,就彻底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办学的观点和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决地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面向山区、面向工农、面向实际,用共产主义教育原则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材。他们开办的时候,校舍、教材、师资什么都没有,就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在荒山建校;教材是一边学习、一边研究自己动手编;教师大都是缺乏教学经验的上山干部和转业军官。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组织教研组互教互学,边学边教;没有教具,师生就共同动手做。这样,学校不仅建起来了,而且办的很好。从而为办好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大学,迅速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建设人材,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赵永安)
(附图片)
劳动大学的教师张俊(右),在指导化学班的学员进行水蒸气蒸馏的有机实验            新华社记者 原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