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挖不空的心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03
第8版()
专栏:

挖不空的心思
柳笛
人们常常把追本穷源,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形容为“挖空心思”。其实,“心思”是永远也挖不空的。
重庆长安机器厂铣工魏高厚,在今年的头一天革新了十二项技术,完成了一年零两天的工作量。你说他也许挖空心思了吧?可是他认为人的脑子越用越好用,窍门越找越多,生产潜力要一挖再挖。于是,他继续挖下去,结果又革新了好多项技术,到1月7日止共实现了二十二项革新建议,完成了相当于三年零二十三天的工作量。难道这就算挖空了吗?没有,他要在今年一年中,实现革新建议七百五十项,争取完成更巨大的工作量。英雄的誓言一定能实现,我们相信还会挖出更大的潜力来。“心思”就是这样,它像无尽的宝藏一样挖不空,而且愈挖愈丰富。
有一位工人同志说得好:生产潜力是一口井,越挖越深,越挖水越多,它不是杯子里的水,越喝越少。思想的清泉川流不息,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巨大的海洋,化为无穷的力量。不断地挖,也就是不断地鼓足干劲,实现不断的跃进,要挖,就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毅力,有革命的雄心壮志和满腔热情,对于什么事情都不敢想也不敢做的懒汉和懦夫,没有这种开挖思想宝库的精神,自然也就无法从思想的宝库中发掘出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因此,对待革命事业有没有不断跃进的精神,有没有尽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干劲,是人们有没有革命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反映。
为什么心思是挖不空的呢?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把自己武装起来,在我们看来,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永不停息,永无止境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逐渐提高,逐渐深刻和完整的。随着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就越来越多地增强自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因此,人们的心思永远也挖不空,而且越挖越丰富。井里的水之所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除了需要不断地挖掘,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和四面八方的源泉息息相通,不是静止和停滞的。人类历史的实践证明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没有终结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速度发展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条真理。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全国人民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毛泽东思想日益深入地掌握了六亿人民,形成了无比巨大的革命干劲,人人挖心思,鼓干劲;而干劲又促进了心思的丰富。人们的干劲一鼓再鼓,生产效率一再提高,于是,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创造力量像是长江滚滚,一浪高一浪,一峰接一峰,无穷的波涛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澎湃。推动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速度发展。心思的丰富源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我国实际的毛泽东思想。离开这个源泉,心思就只有枯涸了。
我们说心思挖不空,是因为一个人的“心思”不是脱离现实而存在的,它和井里的水一样同客观事物和集体的智慧联系在一起。人们只要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虚心地学习,那么他的“心思”就更加丰富起来。魏高厚的“心思”是丰富的,因为他不只从党的教育中得到了智慧,从自己的努力产生了智慧,而且从群众中吸取智慧。他参加了一次“群英会”就学到了九十六种先进技术经验,再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实现。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智慧更是无穷的。
我们把生产潜力看作永不枯竭的水井,看作滔滔不绝的长江,还因为我们认为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革命者看来,任何幸福、美好都不是自然界自发赐给的,而是人们经过斗争向自然界索取来的。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发展社会生产永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真正成了社会和自然的主人,这种作用就更加明显。毛泽东同志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中说道:“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因此,只要我们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就能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永远向前走,永远是胜利。
心思是挖不空的,潜力是用不完的,我们的跃进也是永不停止的,让我们紧紧地掌握住毛泽东思想的武器,努力地去挖开思想的宝库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