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欢乐的藏民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04
第4版()
专栏:

欢乐的藏民村
本报记者 杨立本 李启平
下排,是青海省一个藏族农民聚居的小村,这里是家增人口地增产,全村喜气洋洋,每天早饭后,妈妈们抱着娃娃送托儿所,大一些的孩子就像一群群吱吱喳喳的小鸟,提着小书包边唱边跳地走向小学和幼儿园。白天,大人们都在田间劳动,村子里只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唱歌声和喧闹声,田野里不时传来阵阵悠扬的藏族民歌声。
下排村,这个在旧社会蒙受着难言的耻辱和苦难的藏族小村,在人丁兴旺、连年丰收的今天,怎么能够不欢乐歌舞啊!
村子离贵德县城很近,解放前马匪步芳统治青海,驻在县城的匪军官兵常到这儿来酗酒取闹,欺凌妇女。在民族压迫极端残酷的年代里,藏族人民敢怒而不敢言。后来,马匪官兵竟干脆把下排当作他们的淫乐场所,经常闯进居民家中,奸淫调戏妇女。多少人受不住欺凌和耻辱,有的悄悄跳进了黄河,有的到草原上去流浪了。匪军的蹂躏压迫,使村民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受到严重疾病的折磨。解放以前,村里有90%左右的青壮年男女传染上了淋病、梅毒等性病,还有一种藏语名叫“格鲁”的疥疮,普遍地在男女老少中流行。疾病不仅使许多人辗转床褥,不能参加劳动,更严重的是使大部分青壮年男女丧失生育能力,全村人口一年比一年减少。村里的老年人悲痛地告诉我们说,在旧社会,下排村有三多一惨:匪军多、性病多、垃圾多,妇女被马匪军糟踏的惨。到解放时,村中只有六十七户,二百七十八人,而且有三十一家没有后代。在1943年到1949年六年多中,全村只生养了十四个娃娃,其中有八个一生下来就死了。老年人日夜忧虑地念叨:再过几十年,下排村就没有人了。
1949年秋天,无恶不作的匪军被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党和政府领导下排村人民大搞生产和各项建设,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亩产从解放前的一百来斤提高到去年的三百二十多斤。经济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使人民生活安定,心情舒畅。为了解除下排村人民长期所受的疾病痛苦,党和政府领导他们大力开展卫生工作和给他们防治性病。从1951年到去年,除了贵德县人民医院经常派人在这里防治性病以外,中央、省、自治州还先后七次派来防治性病的工作队,进行免费检查、治疗和复查。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54年,好几个工作队在村里住了几个月,对全村居民作了全面的防治,一举消灭了显发性的性病。从这一年起,村里生养娃娃的妇女就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全村的人口已由解放初期的二百七十八人增加到三百六十一人,净增加30%左右,其中解放以后新添的孩子就有一百一十二个。1957年一年当中,就新生了三十七个娃娃。由于扑灭了性病,一些三、四十岁从未生育过的妇女也怀了胎,许多解放前悲叹“命该绝后”的人家,也有了后人。
下排的基层党组织十分关心妇女保健工作,早在农业合作社时期就规定,给妇女派活时“在经期派干不派湿,在孕期派轻不派重,在哺乳期派近不派远”。现在,作为河西人民公社的一个小队,下排已有自己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产院。适龄儿童绝大部分都入所入园了。在旧社会,藏族妇女不能在家中生育,必须到牲口圈棚里去养娃,自己用石头砸断脐带。如今,她们生养时都到产院来,由接生员负责照顾。村中有两个新法接生员,她们对所有的产妇都做到产前检查,产后七天到十天探视,遇有不能解决的难产就请公社卫生院的助产士来帮助处理。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下排村的性病已经基本上消灭了,现在全村六十多个正在生育年龄的妇女,除了有几个人因为在旧社会被疾病摧残得太厉害以外,其余都有了胖娃娃。解放以后,差不多每户都增添了人口。一到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群群壮实的孩子在蹦蹦跳跳。下排村现在不仅人丁兴旺,而且由于居民健康情况一天天好转,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解放初期,村里的许多青壮年因病不能到田间劳动,1955年建立初级合作社时,劳动力出勤还只能达到72%左右,现在,每天的出勤率都保持在95%以上。在这人丁兴旺、丰产增收的幸福日子里,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怎么能不用歌舞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欢乐啊!他们歌唱:
黄河流水一去不回头,
耻辱与灾难永远过去了。
共产党和毛主席,
给我们带来了春天。
感恩的歌声像一脉长流水,
永远流不尽,唱不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