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小洋群”乘胜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08
第1版()
专栏:社论

“小洋群”乘胜前进
1959年,“小洋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写下了崭新的篇章。全国生铁的总产量中,仅地方企业的中小高炉所生产的生铁就占二分之一以上;钢的总产量中,中小转炉生产的占三分之一以上;铁矿石,中小型矿山生产的占全部产量的一半左右;煤,小型煤矿生产的占全部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占全部产量的七分之一左右;四分之三以上的焦炭是由简易焦炉和土焦炉生产的;1959年,“小洋群”已经在国民经济大跃进中占据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1959年“小洋群”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再一次证明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大跃进速度的唯一正确的方针。在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其他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速度,提到了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高出一倍的水平上。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创造。拿工业来说,近百年来,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一般是3%到5%左右,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从1939年到1943年这四年中,由于当时极为特殊的条件,美国每年工业的增长速度曾经达到22%。但是,1958和1959两年,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分别达到了66.2%和39.3%。这个事实说明,无论从理论上或是实践上,党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都是一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创造。
1960年,“小洋群”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大大地向前跨进一步。我们要在全国所有的“小洋群”企业中展开一个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把“小洋群”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我们是不断革命论者,对待革命,是这样;对待建设,也是这样。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我们,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洋”和“土”、“大”和“小”的标准,是相对的。今天看来是土的,明天就可能转化成为洋的;今天看来是小的,明天就可能发展成大的。1958年我国在全民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中诞生的小土炉,不就是因为它的土和小而被有些人看不起吗?但是,它却有巨大的生命力。遍地开花、红光万里的小土炉,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到“小洋群”的过渡,一部分“小洋群”甚至变成了“中洋群”。这样,我们就在1959年一年之中使洋钢的产量增长了60%以上,并且为1960年的继续跃进准备了充足的设备能力。用两条腿走路,洋土并举,土法上马、从土到洋、从小到大,既脚踏实地,又高瞻远瞩。这完全不像某些人所设想的那样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革命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正确运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我们依靠这个方针取得了连续两年的大跃进,今后,我们还要依靠这个方针取得整个六十年代的连续跃进。
“小洋群”能够做到多、做到快,这是许多人都相信的。但是,“小洋群”能不能做到好和省呢?这一点,在去年以前,还有少数人的思想没有得到澄清。他们只看到,某些“小洋群”在初创时期产品成本还比较高,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定,原材料消耗还比较多,认为这些都不如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因此,他们总觉得“小洋群”这条腿要短一些,软一些,一句话,就是看不起。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如果不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一定的历史背景来孤立地考察“小洋群”,那么就会得出同上述一些人的看法完全不同的结论。“小洋群”能不能做到好和省的问题,也已经为1959年的事实所回答了。让我们举最早过渡到“小洋群”的钢铁工业来做例子吧。去年年初,小高炉每一立方米的容积每一昼夜平均只能生产零点六吨铁;到12月,全国小高炉的平均利用系数已经提高到一吨。年初,小转炉的平均利用系数不到十吨;到12月,许多省已经超过了十四吨,有些企业已达到二十吨以上。到去年年底全国小高炉生铁成本平均比上年降低了25%左右。去年第一季度,全国生铁的合格率还比较低,到10月份许多省小高炉产铁的合格率就平均提高到了90%以上。在短短的一年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成倍地提高,这怎能不算是个奇迹呢。何况,1959年中,许多先进的地区和企业,已经用他们的实际成绩,向人们揭示了“小洋群”能够达到多么高的水平。例如,小高炉的利用系数,许多先进地区几十座、成百座的炉群,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了两吨以上。安徽马鞍山红旗二号小高炉,去年11月份的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了四吨以上,质量达到百分之百。青岛的小转炉月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三十四吨,并炼出了好几种低合金钢。在成本方面,云南省已做到全部小高炉的生铁成本降到一百八十元以下。四川万福钢铁厂跃进号小高炉,每吨生铁成本只有七十四元多,比全国所有大中型高炉的生铁成本都低。结论只能是这样,“小洋群”完全可以做到多快好省。
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在已经取得的胜利的基础上,把“小洋群”再大大提高一步,攀登上一个新的高峰。1960年,“小洋群”新的奋斗目标是:在过去两年中“小洋群”还发展得不够多的行业,如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等等,需要积极地发展建设“小洋群”,在“小洋群”已有相当发展的钢铁、煤炭等工业部门,除了必要的发展、新建以外,需要特别注意改进和提高现有企业的生产来保证今年的继续跃进。“小洋群”企业要进一步普遍提高产品质量,要进一步普遍降低成本和原材料消耗,要提高矿产资源和原料的回采率和收得率,力争赶上现代化大企业的水平。要增加产品的品种,例如,小高炉要生产铸造生铁、转炉炼钢生铁和锰铁;小转炉要生产多种钢,如滚珠钢、矽钢等等;简易焦炉要发展煤炭的综合利用。一切小炼焦厂、小石油厂、小化工厂,都要努力增加更多的产品品种。所有的“小洋群”企业都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但要做到增产不增人,而且要做到增产减人,抽出人力来支援新建企业和农业。
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最主要的是依靠“小洋群”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要发动群众首先在那些劳动最繁重、使用人力最多的环节中,大搞工具改革,大搞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特别是矿山和运输部门,要大力发动群众,创造和推广简易的凿岩机、破碎机、洗煤机、选矿机和卷扬机等等,要用索道、滑车、轻便铁轨和木轨等等来代替肩挑人背。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增加人力的条件下,使1959年建成的几千座小高炉得到充足的煤、焦炭和矿石,充分发挥它们的生产能力,进一步降低生铁和钢的成本,进一步提高焦炭和生铁的质量。在其他行业的“小洋群”中,原料的取得和处理,以及厂内厂外运输,一般也都是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必需大搞技术革新,加强这些薄弱环节,使“小洋群”的前后左右填平补齐,促使“小洋群”全面跃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在所有的“小洋群”企业中广泛推行去年创造成功的丰富的先进经验。1959年,几乎每一个行业的“小洋群”都树起了自己的标兵,几乎每一道工序都出现了先进的工具设备和操作技术。去年,中央各工业部门、各省市对这些先进经验大都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运用现场会议,巡回表演、定期评比等许多办法,使推广先进经验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年要继续使用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把推广先进经验的群众运动做得更好。
摆在“小洋群”企业广大职工面前的,还有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不仅在生产上、经济上赶上现代化大企业的水平,而且要立下雄心壮志,在技术上大胆创造新的经验,为现代化大企业革新技术打前阵,作开路先锋。“小洋群”的设备小,制作比较容易,进行新的试验比“大洋群”有更为优异的条件。1959年已经有不少事实证明“小洋群”可以担负起这个光荣的任务。例如,大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二吨以上,就是世界上少有的水平了,但是,去年有一些小高炉,月平均利用系数竟达到四吨左右。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小洋群”敢于破除迷信,不被旧的规章制度或技术条例束缚,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前进。因而它创造出了不仅对提高小高炉效率有价值的经验,而且对于提高大高炉生产有极为重大意义的经验。再如,青岛的小转炉为什么能够使利用系数达到三十四吨的惊人水平呢?就是因为他们创造了先进的操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吹炼时间大为缩短,产量可以猛增30%,钢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为转炉直接冶炼优质钢创造了条件。现在冶金工业部已经决定要在全国的大型转炉上推广他们的经验。这些例子说明,“小洋群”不但可以赶上“大洋群”,而且有可能成为促进和推动“大洋群”前进的一个重要力量;“小洋群”不但可以多快好省地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完成自己的一份任务,而且可以攀登技术高峰,作伟大的技术革命的急先锋。因此,我们希望“小洋群”企业中的职工同志们,在这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不断地在技术上创造新的奇迹。
“小洋群”战线上的全体同志们,乘胜前进!让196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写上“小洋群”发展的更加辉煌的一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