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精湛的技术 深厚的友谊 苏联人民对武钢建设给予了伟大的援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3
第2版()
专栏:

精湛的技术 深厚的友谊
苏联人民对武钢建设给予了伟大的援助
新华社武汉12日电 在苏联的全面援助下,武钢这座世界上第一流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不仅建设得快,而且建设得好。它的建设的高速度进行,是中苏两国合作的胜利。
远在1952年初,当党和国家确定在武汉地区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以后,苏联就从地质勘察、厂址选择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给予我国以伟大的援助。当武钢进入大规模施工时期,特别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形势出现以后,适应工程高速度建设的需要,这种友谊的援助就更加突出,更加令人感动。近两年来,武钢各项工程都要求提前完成。承担设计的苏联有关设计部门,千方百计地为武钢赶工设计,使图纸提前送到,保证了工程的提前顺利进行。为武钢承制设备的几百个苏联工厂听说武钢一号高炉要提前建成出铁,都暂时压下本国的设备制作任务,提前为武钢赶制设备,并为此展开了劳动竞赛。很多设备制成以后,都以尽快的速度发送到我国。
苏联已经先后派来一百五十六位优秀专家,帮助武钢的建设。他们不仅带来了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建设经验,而且带来了苏联人民的深厚友谊。几年来,苏联专家提出了五千七百多项重大建议,并通过现场指导、专题讲课、问题解答等方式,帮助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干部。苏联专家组长萨维斯基和巴杜洛夫,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是他们不管酷热或是严寒,坚持深入现场,指导建设和生产。在建设一号高炉时,筑炉专家弗列日科夫亲自钻进闷热的围管给工人作示范表演。当每项主体工程接近竣工和投入生产的时候,苏联专家们经常同我国工人一起苦干,甚至昼夜不离现场,指导新设备的试车和交工验收。
苏联专家们从多方面帮助武钢建设者全面贯彻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根据专家组长巴杜洛夫的建议,武钢在还没有混铁炉的情况下,将三个平炉陆续建成投入生产,提前几个月为国家生产出了大量的钢。在炼钢厂的建设中,苏联设计监督专家马托尔斯基和土木建筑专家哈齐扬,考虑了技术上的许可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后,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支持修改设计,节省了大批投资。
苏联专家们对武钢每项工程的质量一丝不苟,负责到底。一号高炉基础浇灌时,专家组长萨维斯基,虽然患有严重关节炎,仍是一次又一次地爬到三十八度高温的基础坑里,检查混凝土的浇灌质量。
炼钢厂的建设中,捷辽申专家一天数次在工地巡视,用铁片和火柴杆当工具,细致地检查砌砖质量,发现灰缝过宽不合设计要求,就和我国职工一起设法弥补。武钢已经建成的高炉、平炉、焦炉等主体工程的质量,都被评为优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