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薄弱环节赶上去 哈尔滨电机厂辅助车间大闹机械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3
第2版()
专栏:

薄弱环节赶上去
哈尔滨电机厂辅助车间大闹机械化
本报讯 哈尔滨电机厂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针对辅助车间生产能力低于成品车间生产能力的状况,用更大力量在辅助车间大搞机械化、自动化,突破生产薄弱环节,使辅助车间的生产能力和成品车间逐步求得平衡,保证全厂生产持续全面地跃进。
哈尔滨电机厂是我国电机制造工业中最现代化的工厂之一。成品车间的生产设备都是全新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生产潜力很大。经过两年的大跃进,到去年10月间,成品车间实际生产能力已经超过这个厂二期工程设计水平的15%。而手工操作比重很大的辅助车间,实际生产工人数目已达到了设计定额,但还赶不上成品车间发展的需要。去年11月,这个厂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形成新高潮,成品车间又出现了螺钉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转子槽楔下料、洗蜗轮等单机自动化,生产能力分别提高五倍到十倍,辅助车间的生产能力更不能适应成品车间需要了。这个厂的党委根据生产中的这一矛盾,决定发动职工大搞辅助车间机械化、自动化。职工们通过鸣放辩论,批判了“辅助车间,手工操作多一点是难免的”,“制造线圈,手工操作比机械好”等论点,一个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了起来。
辅助车间的职工苦干巧干,大闹革新;科室人员、各个车间也全力予以支援。以输煤自动线为例,锅炉车间一提出这个技术革新项目,铸造车间、调速器车间、机修车间和电力车间等就给予了各种支持;科室的工程技术人员突击给设计图纸。这样,这条由一万五千多个部件组成的全长一百五十米、总重三十多吨,能够自行伸缩接触煤堆,而且相当精密的输煤自动化生产线,只用三十天时间就建造成功了。
前后两个多月的时间,辅助车间就实现了大批技术革新项目。各辅助车间有六十五项手工操作实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同时实现了五台单机自动化和三条自动化生产线。辅助车间手工操作的比重由过去的45%降低到现在的32%,机械化加工的比重由过去的55%提高到68%。这就有力地保证了成品车间生产的发展。过去,主要产品车间常常因为线圈供应不上,虽然一切电机部件都已准备齐全,但是电机不能按时装配出厂。现在,线圈车间经过大搞机械化、自动化,创造了交电机转子插入式线圈和直流电枢线圈两条自动化生产线,使单件工时从三分钟减少到五秒钟,提高效率三十倍左右。这便使线圈的产量基本上满足了几个主要产品车间的需要。负责供应全厂工卡具的工具车间,创造了平台研磨机、卡尺研磨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这个车间已经部分地改变了“当月活当月作”的情况,能够为成品车间提前一两个月准备一部分工具。机修车间制造的车床自动控制仪,锅炉车间创造的输煤自动化生产线,冲剪车间创造的矽钢片去毛刺刷漆自动化生产线等,也都显著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经过这个阶段的革新,辅助车间还节省出不少的劳动力,支援成品车间。例如,锅炉车间有了输煤自动化生产线以后,由过去每天三班一百五十名工人减少到三十人,节省出的工人正逐步转到其他急需劳动力的生产车间里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