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在新的矛盾面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3
第2版()
专栏:

在新的矛盾面前
陈之衍
矛盾,解决了一个,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今天本报发表的哈尔滨电机厂辅助车间大闹技术革新的消息,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真理。
这一个厂子技术革新的浪潮,正在冲击着企业的每个角落。它的宏大的规模、深入的程度和迅速的步伐,是前所未见的。仅仅两个月时间,这个厂的辅助车间机械化的程度,就从55%提高到68%。一个锅炉车间,实现输煤自动化后,需要的劳动力已减少了五分之四。由此可见,从技术革新运动中所迸发出来的新的生产力,有如一道奔放的巨流,高速度地把生产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技术矛盾解决后,马上又出现了新的矛盾。
在技术革新战线上,一支队伍打开了缺口,沿着突破口神速地前进,成倍地提高了生产力。可是其它的队伍还留在原有的阵地上。这就是新的矛盾。哈尔滨电机厂的成品车间,原来机械化的程度就比较高,技术革新运动中它又首先进行了好多项革新,生产力发展得很快。可是它前后左右的辅助车间的手工操作,却仍然占很大比重,这就使生产处在各个环节不相适应的不稳定状态中。
怎样对待这个新的矛盾?有两种观点和两种态度。
一种是消极的观点、消极的态度。在哈尔滨电机厂就曾经有人有这样的看法:“辅助车间的手工操作是免不了的”,“手工操作比机械化的质量要好”。如果按照这种守旧的看法去做,只好把前进了的部队撤回来,把已经提高了的生产力降下去。一句话,让先进迁就落后。
另一种是积极的观点、积极的态度:让辅助车间也突上去,积极地建立新的平衡。哈尔滨电机厂正是这样做的。他们捉住了这个新的矛盾,在辅助车间大搞技术革新,取得了全面跃进,使全厂的生产力水平普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在这里,决定性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只注意机械的平衡和比例,不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屈服于早已习惯的生产方法,结果必然会延缓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被新的矛盾吓倒,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向习惯了的旧方法开战,就能使落后的赶上先进,大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越是勇往直前地发展,新的矛盾将逐渐地暴露出来,这也是必然的和正常的。比如,由于技术革新中产生了新的巨大的生产力,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感觉到原材料、燃料、电力等赶不上需要。这又是一种新的矛盾。然而这却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说明了我们的生产力正在以一种飞跃的速度前进。问题在于我们要认识这种矛盾,掌握矛盾发展的规律,采取积极的方针和措施,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
马克思主义者从来认为:事物是在矛盾的斗争中发展的。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用不断革命的思想来处理矛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就是我们在新的矛盾面前所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