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加强中苏科学合作的深厚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4
第3版()
专栏:

加强中苏科学合作的深厚友谊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竺可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苏两国八亿五千万人民永恒团结、友谊常春的具体标志,也是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繁荣幸福的重要力量。今年是这个条约签订的十周年,又逢东风劲吹、西风日衰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开始,我们更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来迎接这个有意义的日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范围和内容是极为广泛和丰富的,它规定了共同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规定了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的各种国际合作,也规定了中苏两国在建设事业中的互相帮助。这个条约第五条规定:“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十年来,中苏两国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基础上,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又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和协定,开展了频繁的交流活动,使中苏两国之间的友好互助合作关系有了更大的发展。
1953年2月,以钱三强同志为首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去苏联进行了三个月的访问,这是我国科学事业全面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开端。接着,中苏两国又于1954年10月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56年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此后,中苏两国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上的合作和交流就更有计划地、全面地开展起来。这对于我国的科学事业得以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1955年4月,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巴尔金院士为首的科学家组成的苏联科学院访华代表团来我国访问,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学部成立大会。1956年上半年,我国党和政府领导科学家编制十二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草案,苏联政府派遣了以米哈依洛夫院士为首的由院士和教授组成的代表团,来我国协助我们进行这一繁复而宏伟的工作。1957年底,为了听取苏联科学家和专家们对我国科学规划草案的意见,以及同苏联政府商讨在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两国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全面合作并签订合作协定,我国派遣了以郭沫若同志为首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代表团去苏联进行访问。苏联政府动员了六、七百位著名的科学家和专家对我们的规划草案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1957年12月中苏两国科学院签订了科学研究合作协议。1958年1月,又正式签订了中苏两国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我国进行一百二十二项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议定书,同时两国农业科学院、两国高等教育部之间也签订了科学研究工作合作协议。1959年上半年,以苏联科学院院长?斯米扬诺夫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也访问我国科学院。
我国许多新建的科学研究部门,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成长起来的。例如,在原子能方面,苏联帮助我国建设了原子反应堆和?粒子回旋加速器,供应了我国许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使我们在短期内建立起原子核物理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科学实验中心。1956年苏联政府倡议建立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者有机会直接使用苏联所具有而为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原子核方面的科学研究设备。其他如在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自动化、射电天文许多尖端科学方面也都莫不如此。
苏联每年还派遣了大批的专家来我国进行工作,对我国的科学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苏联还正规地帮助中国科学院培养了大批科学研究干部。苏联帮助我们授予这些科学研究干部以最新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有90%属于国内空白或薄弱的科学部门,如原子能、计算技术、地震学、海洋学、地球化学等。
在相互邀请参加学术会议,进行短期的考察访问和讲学,交换或赠送图书、器材、种子、标本和文献,以及合作编写科学论著等方面,苏联科学家也给予我们不少的协助。
苏联的科学是世界最先进的,今天已为世界所公认。它的成就不仅在质和量方面是巨大的,并且在科学发展的速度方面也是惊人的,为资本主义国家所远不及的。我们知道,四十多年以前旧俄时代的科学远较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落后。十月革命以后,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它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发展。在短短的四十多年里,特别是在卫国战争以后的十五年来,苏联在科学技术方面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伟大的成就,在许多方面已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原子能利用研究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苏联还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苏联科学有计划地急起直追,其进步之速是美英科学家所不能料及的。
1959年英国“发明月刊”10月号有一篇关于月球的报道,说1958年美国曾经放射一枚“先锋号”火箭,目的是要试送这个火箭到月球去,环绕月球一圈,把月球的背地球的一面拍摄下来,用电视传真的方法送回地球;但是美国放射“先锋号”的火箭失败了。作者认为这一工作非常繁复和困难,他相信要在十年之内才能完成。但是,就在1959年10月4日,苏联所发射的第三枚宇宙火箭,却已成功地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今年1月8日塔斯社报道苏联将向太平洋指定地区发射多级弹道火箭,当时美英专家的推测这一火箭射程从出发到终点大约只六千五百公里或稍多一点,但是1月20日苏联成功地发射的多级火箭的射程竟达一万二千五百公里之遥。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苏联科学进步的迅速。最近连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不得不在今年2月3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无可奈何地承认,苏联在科学技术等许多方面大大地超过了美国。他声嘶力竭地叫嚷美国要加紧努力,特别是加紧发展弹道导弹,以改变它所处的落后地位。苏联在科学上的优越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苏联科学的今天,就是我国科学的明天。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感谢苏联对我国科学事业全面的巨大的援助。这种兄弟般的援助,使我国科学事业得以在很短的历史时期中摆脱落后状态,并在不久的将来攀登世界高峰。同时,我们还要牢牢地记住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