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东风第一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4
第8版()
专栏:

东风第一枝
杨朔
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头一个春天。一开春,东风吹起来,吹得冰化雪消,立刻就要展开一片柳绿花红的春光。曾经狂暴一时的朔风寒雪再也逞不得威风,眼看着失去立脚的阵地。这是东风压倒西风的时节。
东风吹开的第一枝花是什么花呢?迎春花开的早,水仙花也不迟。可是都比不得那枝最美最香的鲜花——这就是从中苏人民心坎里开出来的友谊之花。
才是不久,庆祝我们建国十周年的焰火满天飞舞着,现在紧接着又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十年以前,当春天第一次降临到新中国的历史上时,东风便首先吹开了这枝友谊之花。
十年来,在那广阔无边的中苏国土上,在八亿五千万中苏人民的心口上,哪儿不开遍这种浓艳的花朵?
从黑龙江到珠江,从东海到满头白雪的昆仑山,不管是长江大河,高山平原,或者是黄沙漠漠的大戈壁,处处都可以看见苏联帮助我们建设起来的大工业,处处都可以遇见热情洋溢的苏联同志。这许多苏联同志深入到我们祖国最艰苦的地方,滴着汗珠,冒着雨雪风霜,跟我们的人民一起,征服沙漠,战胜黄河,修起规模宏伟的炼钢炉,采掘出睡在地下千千万万年的矿藏。他们抱着那样的忘我精神,就好像建设他们自己的祖国一样。你如果向他们说什么道谢的话,他们会说:“对不起,你错了。无论是在乌拉尔山,还是在长江三峡,我们抱的是一个理想,我们建设的是一个伟大的共同的事业,为什么还要分彼此呢?”
正是由于中苏人民有着这样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斗争,中苏两国才会团结得像一个人似的。而在这种伟大同盟的牢固基础上,不但开放出十分艳丽的友谊之花,还开放出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和平之花。
在极远极远的太古时期,地球上曾经发生过造山运动。人类生活进入二十世纪后,历史上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造山运动。本世纪初,苏联不就是一座空前未有的历史高峰,劈面立起?到四十年代末尾,又一座新的高峰形成了,这就是人民中国。这两座历史的高峰紧连成一体,变成坚不可摧的堡垒,迎头堵住战争罪犯一再想推进的侵略道路。还记得1958年底,我到加纳去参加第一次全非人民大会。许许多多非洲的代表聚集一起,十分热烈地讨论着非洲的独立自由问题。一天清晨,我跟一位塞内加尔的朋友到花园里去散步,发现一枝并蒂开着的紫玫瑰花。
我说:“看哪,这恰好象征着亚洲和非洲。”
那位朋友却微微一笑说:“不,我觉得这枝并蒂花一朵是中国,一朵是苏联,恰好象征着自由、幸福、和平。你懂得么?”
我当然懂得,因为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向我表示:只有中国和苏联,才是非洲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最可靠的朋友;只有中苏团结,才能最有效地保障全世界的持久和平。
这就难怪帝国主义总是把中苏两国看成眼中钉,处心积虑地妄想离间中苏的伟大友情,摧毁世界和平。他们一会儿叫嚣战争,一会儿又装扮成安琪儿的姿态,高谈和平。不久前日美新缔结的所谓“安全条约”正是帝国主义准备进行反苏反华战争的阴谋措施之一,严重地威胁着亚洲的和平。难道这种种阴谋能够得逞么?
中国有千万条河,苏联的河流也何止万千。河流虽多,条条河流却都通向海洋。中苏人民在建设自己的祖国时,每一分劳力,每一项成就,乍看起来不一定都紧相关联,最终却都通向那浩渺无边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海洋。中苏两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友情也就像海洋一样深,一样广。有谁能在海洋上划一道沟么?就是一条浅浅的痕迹也划不上。没有人能在海面上划一丁点痕迹,也就没有人能损伤一丝一毫中苏人民水乳交融的友情。李白有句诗说:“抽刀断水水更流”。帝国主义妄想分离中苏伟大同盟的阴谋只是枉费心机,结果呢,也必然会像李白的下一句诗:“举杯消愁愁更愁”,落得陷进悲观绝望的深渊而已。
中苏同盟既然是人类历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山,形成全世界和平事业的巩固堡垒,那么,有谁能推倒这两座大山么?就是摇一摇也是痴心梦想。中国有句古语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大树都摇不动,何况是大山。有这样的和平大山做保障,更有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再加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团结一致,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粉身碎骨。
我曾经多次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来往飞行。从北京往莫斯科飞时,飞到中途天就暗下来,再往西飞,天空却又渐渐透出亮光,赶到莫斯科,满城还有阳光。从莫斯科往北京飞时,半夜出发,刚飞不久,东方就升起一轮鲜红的朝阳。北京和莫斯科的时间相差五小时,自然会如此。但我每次看见这种景象,总有一种特别新鲜的感觉:在这两个伟大的国家之间,光明是永远照耀着的。
现在正当初春,东风吹得正猛。寒冬却不肯轻易投降,还要不断地向春天反扑。但这反扑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深信总有一天,东风浩荡,一定会在整个地球上吹开灿烂耀眼的和平与友谊之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