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大家都来编“辫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5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大家都来编“辫子”
所谓编辫子,就是在技术革新运动中,把各类企业,按产业或者按地区用协作的形式,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组织在一起,有组织有领导的依靠企业的互相支援,以大带小,以强帮弱,达到大厂小厂、先进后进共同提高、携手跃进的目的。
目前正在深入发展的技术革新运动中,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有些工厂缺少必要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在实现技术革新项目及研究新产品时,往往因为一个关键问题不能解决,一台设备或者一个小零件不能加工制造,而影响到整个技术改造的进程。特别是一些小工厂和缺乏机械加工设备的轻化工厂和手工业工厂,问题更为突出。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从本市服装行业和大东、和平两区等企业创造的经验来看,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已经出现的协作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按行业编成“辫子”;一种是把设备不同、大小不同的企业,分片组织起来。这两种形式前者是主要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当前的技术革新运动,而且可以在同行业的企业间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新产品试制、综合利用,以及原料代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从服装行业和大东、和平两个区大搞协作的经验来看,虽然时间较短,但已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它们的经验说明,编“辫子”是共产主义大协作的新形式、新发展,是加速技术改造的有效措施。
在组织协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一些思想问题,要使所有企业的职工充分认识到,协作不是一般的供应联系,不能强调“等价交换”。社会主义企业是个有机的整体,不管大小强弱都需要加强彼此间的协作联系。整体观念、全局思想,共产主义大协作,这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时代的特色,是同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组织起来,彼此协作、互相帮助,进行技术改造,不但解决很多问题,实现革新项目也快,这是贯彻总路线的问题。因此,共产主义协作精神发扬得够不够,已成为衡量每个企业政治帅旗举得高不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把当前的技术革新运动引向全面开花,全市各行各业应该认真学习这一经验,大力推广,把各行各业都编起“辫子”。
(摘自沈阳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