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陈恒发百折不挠制成编织机 三分钟做一只热水瓶竹壳 生产效率提高九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5
第2版()
专栏:

陈恒发百折不挠制成编织机
三分钟做一只热水瓶竹壳 生产效率提高九倍
本报讯 浙江省长兴竹制厂工人陈恒发,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百折不挠地经过二百零八次试验,创造电动热水瓶竹壳编织机成功,使生产效率比手工操作提高了九倍。
陈恒发小时当过长工,没有上过学,在试制过程中碰到不少困难。他白天黑夜地用硬纸版试做模型。许多次都没有成功。
后来,一台铁木结构的编织机终于安装成功了。可是,篾丝不会自动送进去,比手工操作快不了多少,产品质量也不好。
这时,党支部派了六个工人帮助陈恒发,成立了技术革新研究小组。“自动送丝”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是质量关。他们接连试验了三天三夜,一共做了三十三种模型,还没有成功。一天晚上,陈恒发睡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壁上的自鸣钟“当、当……”敲了十二下,他忽然想到自鸣钟的发条身上。第二天一早,他给编织机安装了一段发条,编织出来的竹壳又紧凑又光滑,只只都是正品。
这台电动竹壳编织机每三分钟可以生产一只热水瓶竹壳。中共长兴县委已经把这台机器命名为“59型——208号编织机”,决定在全县普遍推广。
(附图片)
浙江省长兴县长兴竹制厂职工大闹技术革新,全厂主要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这是半机械化操作的竹壳编织车间一角。
    新华社记者 陈秉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