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算一算“水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6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算一算“水账”
川流
为了保证我们的夏季大丰收,一些有了春旱迹象的地区,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来防旱抗旱。
要防旱就得有水,那么我们手头有没有足够的水呢?有人说,既然出现旱象,当然是缺水了。不,这样说很不科学,如果我们给水算一算“账”,便会发现水并不缺。
在我国的土地上,平均每年要从天空“收入”(降下来的)水六万二千多亿公方,全国农田所需的水顶多不过占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左右,即使有的年份雨少一点,也应该是够用的。
问题在于水除了灌溉农田外还有其他许多“支出”,而且随收随支,是所谓“流水账”;一笔大的“支出”是流失,另一笔是蒸发。
要防旱,就得减少这方面的“支出”,使它们转为“存款”以备应用。
水库、塘堰是我们熟知的水的“银行”,其实水还有个很重要的“银行”在地下。
在土壤中含有很多水,如果进行深耕,使土壤形成许多小的粒团,加大了土壤中的孔隙,这时就便于水的渗入,储蓄更多的水;同时还能防止水的大量蒸发,使土壤保持相当的湿度。因为在土壤很紧密、内部孔隙很小的时候,水容易沿着它升到地面,就像油被灯草吸起来一样。
水不仅储存在土壤里,还可以透过土壤藏在岩石中,这是个更大的水库。我国的地下究竟有多少水,虽然还没有全部查清,但从整个地壳中的地下水估计达到四十亿亿公方,比河湖中的水多几百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地下水也应该是很丰富的。1958年在江苏、安徽、河南一带发现的地下海的储水就比全国所有河流的水量还多。在高山、沙漠地区也有地下水广泛分布,不愁找不到水源。
水在地面上还有一个“银行”就是冰川地带。我国西北地区较干旱,融化后的高山冰雪成了那里重要的水源。仅天山上一部分冰川的储水量便有八百多亿公方。
算起来,我们收入的水确是不少,但重要的是要“节流”,减少许多白白损失的“支出”。
就是在必要的“支出”——灌溉农田方面,也还是可以大大节约的。例如合理用水,使水发挥最大的效用,以及根据农作物生长过程,在各个不同阶段中的需水情况适当灌溉等。
2月10日人民日报社论中提出应当算清“水账”,制订用水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合理用水,同样多的水所起的效用可以相差很大。几年前,河南泌阳县庞门村由于互助合作后有可能组织起来合理用水,使同样多的水量从单干时浇地五百四十亩提高到能浇四千五百多亩。现在我们已组成了威力巨大的人民公社,在公社的统一规划下,用水将更为节省,水源也将开辟得更多,只要我们鼓足干劲,任何旱象都是可以消灭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