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干部上山下乡的两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17
第4版()
专栏:

干部上山下乡的两年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 江西省省长 邵式平
江西省干部上山下乡开发和建设山区已经两年了。从1957年全民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省委、省人民委员会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锻炼干部,抽调干部加强劳动战线的指示,结合我省情况,提出了干部上山下乡开发和建设山区的号召。全省干部热烈响应了这个号召。几天之间,贴出了几十万张大字报,纷纷表决心,送申请书,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干部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生产的热潮。在锣鼓爆竹喧天、红旗招展的欢送声中,全省几万名干部组成了一支劳动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各个山区,并和广大山区群众结合在一起,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伟大战斗。
干部上山下乡之后,全省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山区的经济、文化有了全面的高涨,山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和长期未被利用的土地上,已经建立起二百零九个国营综合垦殖场和农(牧)场。每个垦殖场一般都有万亩以上以至数万亩的耕地,几十万亩的山林。每个垦殖场都以下放干部为核心吸收了大批职工参加山区建设,并且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根据生产需要和群众要求,有一千八百多个高级农业社九十三万农民自动申请加入了国营综合垦殖场,从而使各垦殖场有了更大的发展。全省国营综合垦殖场由于贯彻执行了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和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方针,各项生产事业都实现了巨大的跃进。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共计五亿二千万元,比1958年增加69%多。垦殖场的粮食、棉花、油料、果木、蚕桑以及其他经济作物,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育林、造林面积和砍伐木材数量,都增加了一倍或几倍。家畜家禽和渔业生产,也有了成倍的增长。山区工业是在一张白纸上建立起来的,发展得尤其迅速。全省国营综合垦殖场根据土洋结合、由土到洋的原则,发挥了共产主义创造精神,已办起各种工场二千二百多个,建立小型发电站几十座。广大山区已开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基地。山区交通运输也大大发展了,绝大部分山区和垦殖场所在地都通了汽车。山区还创办了半工半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及各分校共有学生五万五千余名,使高等教育在山区大为发展。各个综合垦殖场还创办了科学研究所和动植物研究园二百多所,为山区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础。山区的文化、卫生事业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广大上山下乡干部不但在劳动生产中创造了巨大的成绩,而且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做了许多工作。江西省开发和建设山区所获得的光辉成就,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续跃进,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
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山区,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是全面的,我们不仅要在城市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也要在农村和广大山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逐步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也就包括了逐步消灭城市和山区之间的差别在内。当然,在山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特点,各个地方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在山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也不一定一样,时间和速度也可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但是,要在山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适应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是肯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就是要承认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正确认识在山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对于我们当前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必要的,就是对于将来进行共产主义建设来说,也是必要的。
从江西省具体情况来看,山区建设更为重要。因为江西山区的面积极为广大,广大山区有着大量的森林资源、林副产品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野生植物,有着铁、煤各种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藏,有着大量可以开垦的土地。同时,全省绝大多数山区又都是老革命根据地,山区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由于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广大山区都遭受过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摧残,以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生产很低,生活很苦。解放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和发展山区生产的工作,为有计划地在山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1957年省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抽调大批干部上山建设山区的决定,是正确的,也是有根据的。虽然,当时个别人对于这一措施认识有些模糊,甚至怀疑干部上山下乡能否站得住脚,但是,两年来干部上山下乡开发和建设山区的伟大成就和生动事实,已经把少数人的种种怀疑消除了。上山下乡干部不但在山区扎实地站稳了脚跟,而且已经使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迅速地繁荣起来。实践证明,只要领导上下决心去开发和建设山区,并且在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打破右倾保守思想,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其它地方一样,是能够实现大跃进的。
根据我们两年来的经验,抽调干部上山下乡建立综合垦殖场,对于开发和建设山区有着许多好处。第一、它是由干部为骨干组成的,因而在政治上、组织上是比较坚强的、巩固的;第二、它是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的,因而易于贯彻执行党开发和建设山区的各项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统一计划,支援国家建设;第三、它可以带动广大山区和农村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有助于将来由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由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第四、由于干部直接参加劳动生产和具体领导组织山区生产,它更便于为我们党培养出一支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干部队伍;第五、它能教育群众,起到移风易俗的伟大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概括起来就是:以全民所有制的综合垦殖场为核心,以垦殖场和人民公社的密切结合为基础,就可使江西省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更快的发展。当然,我们山区的建设工作只是开始。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建设的需要来说,我们的工作经验还很不够。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工作和努力学习,继续在开发和建设山区的工作中,认真的总结经验,鼓足更大干劲,把山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的祖国正处在飞跃发展的伟大时代,我们的事业正在汹涌澎湃地前进。我们去年在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又实现了巨大的跃进。1960年将继续实现跃进。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必须在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进一步加速农业发展的速度。因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不仅是关系人民生活需要的重大问题,而实质上是关系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重大问题。关于这一点,毛主席早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详细阐述过了。要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速度,就必须积极地、尽快地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继续跃进的迫切要求。根据国家计划,江西今年将是推行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的重点省份之一,这是全省人民的光荣。全省各个地方、各个部门,都应该继续深入鼓干劲,以实现农业现代化,支援农业现代化为中心来部署1960年大跃进的工作,来迎接农业技术改造高潮的来到,为促进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不断跃进服务。根据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现代化,乃是进一步加快山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全省各国营综合垦殖场,应当在党的领导下,更进一步密切结合广大山区群众,积极努力,在国家支援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下,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加速在山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力争走在运动的前头,充分发挥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各地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更应积极办好,要为人人都能进大学开辟道路。全体上山下乡干部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全体师生,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再接再厉,乘胜前进,更高地举起总路线的红旗,向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山区迈进,为尽快地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