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古代的动植物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20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古代的动植物园
陈江
动物园和植物园在我国的出现,已有很久的历史了。不过,那是皇帝及其嫔妃们游乐的地方,不像今天的北京动物园那样,是广大劳动人民假日的游憩地之一。
古书上记载着周文王有“灵囿”,方圆七十里,其中有鹿,有兔,有鸟等等动物。应该说,它就是我国古代的动物园了。
古代动物园中的动物,种类很少,这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发达,人们的活动范围不广所决定的。
汉武帝刘彻,在长安(西安)秦朝旧苑基础上修筑了上林苑。上林苑旁临渭水,靠近终南山,周围三百里,其范围大致包括有今日长安、鄠县和盩厔三县。司马相如曾经写了一篇“上林赋”来称颂它。
上林苑是我国古代规模很大的一个动物园和植物园。汉武帝时国势强盛,疆域辽阔,因而上林苑中的动物和植物,同周秦的苑囿比起来,是大大地增多了。植物如一般的枇杷、杨梅、柿、枣等外,还有从南越得到的奇草异木,如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和千岁桔等,也有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葡萄和苜蓿等。动物如一般的鹿、獐等外,还有从西域和别处收罗来的如巨象、狮子、熊、大宛马、犛牛、白鹦鹉、紫鸳鸯等。
苑中有许多宫观,如观象观,白鹿观、鳷鹊观、大台宫,这些都是关养动物的地方,相当于现在北京动物园中的熊猫馆等。一般鲜见而珍贵的动物,都给盖了房屋,有人专门饲养。如兔子之类,因为上林苑范围大,凭它们出入草丛之中,当作武帝打猎时的目标。
苑中有一个昆明池,占地三百二十顷,其中养了许多鱼。另外也有一些小池如东陂池,西陂池,积草池和蒯池等,都是用来种植和放置一些花木。如蒯池种植蒯草(可供织席用),积草池中安放了一株珊瑚树,因为颜色鲜艳,被名为烽火树。
被诗人夸赞为“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的荔枝,在上林苑中被精心培养。汉武帝特地造了一个扶荔宫来种植荔枝树,有数十个人来管理,注意保温,不让冻死。扶荔宫中另外也种植了一些南方的植物如龙眼、柑桔等,但是终于因为长安气候寒冷,成活率不高,活的也不结实。
上林苑中的动、植物虽多,但比起我们今天的动、植物园来,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被古人崇为瑞兽的麒麟(即长颈鹿)就没有。汉武帝想看鲸鱼,也只好把一块大石头雕成鲸鱼的样子放在昆明池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