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山涧江南——丰台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25
第3版()
专栏:

山涧江南——丰台沟
党荣国
虽然还是严寒的数九天,可是青海省湟中县东尖岭下的鲁沙尔公社丰台沟生产队,却是热气腾腾。山上山下一片繁忙的备耕景象:社员们赶着一溜溜大车,推着一趟趟手推车,沿着盘山大道,把肥料送到一层层的梯田里。梯田上有许多社员正在打地保墒。在东尖岭脚下的杜家沟口,有几十个男女青年正忙着修一座蓄水五万立方米的“青年水库”。这群干劲十足的年青人,用爆破的方法,要把下崖沟全部炸平,沟底修成川台地,两岸修成水平台阶,增加一百亩耕地。这样一来,他们在坡地梯田化的基础上,很快又可以实现沟壑川台水库化。
过去的日子
几十年以前,丰台沟这块地方,还是一片盛产马莲的大平滩。平滩两边住着人家。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压榨剥削,农民少吃没穿缺柴烧,到处扫炭渣、挖草皮,马莲草挖掉了,山上的草木挖掉了,年长日久,一个草木丛生的山坡和马莲滩就给破坏完了。这样一来,每逢暴雨,泥水俱下,每年被洪水冲去的表土就有三点五厘米左右。丰台沟被冲成个千沟万壑,马莲沟冲成一条大沟,一个好好的村庄劈成两半,形成一座行走不便的“分台沟”。严重水土流失带来的结果是:无雨干旱成灾,有雨山洪为害。庄稼收成极少,农民生活十分贫困。解放初期丰台沟亩产仅七、八十斤,最高也不过一百二十斤。全村九十多户人家,绝大部分过着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那时候,全村有二十户人家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飘流在外。
人定胜天
解放后,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丰台沟人民向穷山恶水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1956年起,大搞水土保持,治山治水。开始,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对治山治水顾虑很大,缺乏信心。他们说:“山高沟深,人力如何控制得住?”“就是能控制住,那该要多长时间啊?”针对群众中这些思想,党支部组织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并以1955年东湾五百亩地遭洪水淹没,损失粮食二万八千多斤的具体事实,教育群众认识到山区贫瘠的根本原因。接着,党支部书记又带领一支四十人的青年突击队,选择水土流失严重的东湾,从上而下,由山岭到山脚,大筑谷坊,挖涝池、水平沟、月牙坑等工程,并开始了造林种草。当年7月下旬下了一次暴雨,虽发生特大山洪,但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却使东湾五百亩地避免了损失。活生生的事实使社员们认识到,大搞水土保持能够很快地改变山区面貌,从而更加树立了人定胜天的坚强信念。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这个队开展了治山治水运动,并摸索到了一套改造山区的经验。这就是:在大搞水土保持工程中,必须是先坡面后沟壑,从山顶到山脚,从沟头到沟口,先大沟后支沟,一沟一湾地进行全面治理。采取这套方法,收效很快,到1958年仅三年的时间,就基本治住了荒坡沟壑的水土流失,做到了土不下山,水不出沟。公社化以后,丰台沟人民治山治水的干劲更大了,他们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光辉旗帜,继续向水土保持高标准化前进。在此期间,鲁沙尔公社曾组织其他大队的两千多名社员,先后到丰台沟帮助突击修梯田;临近的兄弟公社——汉东公社,也出动了一千多劳力前来支援,大大加快了丰台沟的山区建设。到去年12月底,丰台沟共培地埂三千八百六十四亩,实现了地埂化;修梯田三千五百五十三亩(占全部耕地的86%);修成蓄水七万六千立方米的水库一座,安装了两台抽水机,能抽水灌地一千二百亩;挖水平沟八万一千米,月牙坑二十九万一千二百多个,水平阶二十一万八千三百多米,涝池三百五十四个,水簸箕四百零三个,台阶田七百二十六亩,谷坊二百四十八个。这些水利工程的完成,使丰台沟迅速实现了坡地梯田化,梯田水利化,沟壑川台化。
丰台新貌
丰台沟四年前外出的人,如果现在回家的话,他会大吃一惊,以为自己走错了道路,跑错了村庄。是的,丰台沟已经完全变了样,成了名副其实的山涧江南。过去,这里是“荒山秃岭,谷禾难生”;现在,这里不仅有整整齐齐地修上坡顶的各式梯田,而且几年来已经造林五千余亩,植树一百零二万株,封山育林一千亩,种草木樨四百八十亩,苜蓿三十四亩。此外,还建立了三百零四亩的果园一座,种植果树三万零五百五十七株,营造红领巾林带十公里,实现了大地园林化。全队每人平均有树一千二百多株,果树三十七株。过去,丰台沟只有杏子一种果树,可是现在不仅有杏子,还有苹果、李子、核桃、梨、海棠……,果树林里还栽培有牡丹、芍药、刺玫瑰、丁香、菊花等等。你如果在春天或是夏秋季来一趟,可以看到这里是绿林成荫,处处花香。过去,马莲滩是条长五百米、宽三十四米、深二十米的大涧滩;现在,丰台沟社员却把它改造成一座可蓄水七万多立方米的丰胜湖。过去,丰台沟是千沟万壑,白天路难走,晚上不小心就会跌到沟里去;现在,丰台沟社员修了一条十里长的汽车路,直通沟口,修了七条盘山大道,可以用大车、手推车把肥料直送坡顶梯田。
大搞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山区建设的结果,不仅改变了丰台沟的自然面貌,而且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的第一年——1958年,这个队就获得了空前大丰收。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三百三十斤,比解放前提高将近三倍,较大跃进前的1957年提高62.6%。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收入大大增加,生活不断改善。1958年全队总收入达十万元以上,每人分到一百三十多元;而合作化前富裕中农平均每人收入才七十四元。这说明广大社员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超过了合作化前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1959年这个队虽然连遭三次雹害,但仍然争得了丰收。全队除了留足口粮、籽种以外,还超额完成了国家的征购任务。现在,丰台沟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已经把流传多少年的“分台沟,穷台沟,吃水走路也发愁”,改造成“丰台沟,富山沟,丰衣足食乐无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