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开展业余皮影戏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2-27
第8版()
专栏:

开展业余皮影戏活动
吴耘
最近看到了“美术电影制片展览会”,同时又看到了“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这种样式的电影和戏剧好像是一对姐妹,今天在首都喜相逢。她们在党的关怀和培植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这两行的工作同志执行着党的文艺路线,发挥了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使美术电影和木偶戏皮影戏来了个大跃进。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戏剧的一种,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和其他的民间戏剧一样,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下,获得了新生。最近在北京的演出,不论是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神话故事、童话、寓言,或是反映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新节目,都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我觉得为了发展皮影戏,除去专业剧团的提高外,还应该重视在群众中大力推广。因为皮影戏简单易行很适合群众业余的文化活动。
当然,目前有一个难题,就是一套皮影戏的设备怎样解决?到哪里去买皮影?我想可以采取代用品。记得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文工团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曾经演过“影子戏”(因为不是用皮做的,所以改叫“影子戏”),那时是用厚纸板或香烟盒(装一条的盒子)等做人物的,人物的脸部及身上可以雕刻出一点空来,贴上彩色油光纸或玻璃纸(包糖果的纸)作为服饰的花样。“影幕”可以用被单和桌布代用。最简单的,可以用一条长板凳反过来,在凳子腿上糊上白纸就行了。灯光,今天最理想的是用日光灯,也可以用别的灯光或腊烛来代替,多用几个灯,放在不同的地方尽量使支持人物的“耍杆儿”,不要在“影幕”上露出影子来。
总之,皮影戏的设备,可以因陋就简,根据具体条件而改变。如果皮影戏的发展也能“两条腿走路”,使皮影戏成为厂矿、公社、部队、学校广泛开展业余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特别是更多以少年儿童为对象。那么,这个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