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长江泥沙账从此算清楚 女技术员苏温洪创造测算泥沙的新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03
第4版()
专栏:

长江泥沙账从此算清楚
女技术员苏温洪创造测算泥沙的新方法
据新华社重庆2日电 分析长江泥沙的粒径和含量一直不够精确的难关,已被二十五岁的女共产党员苏温洪突破,从此长江的泥沙账就能算得更清楚了。
算清长江的泥沙每年在某一断面的淤积量和冲刷量,不仅是长久需要的重要水文资料,而且是长江水利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可是,过去这笔泥沙账总是算不准确。关键是用于测算泥沙的“粒径”(泥沙颗粒的直径)、“含量”的仪器和方法都有毛病。重庆水文总站的女技术员苏温洪,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采用英美的“底漏管”仪器,不可能测算精确,她便大胆试验创造了简易“粒径计”,解决了测算泥沙粒径不精确的关键。同时,与群众一道,针对测算泥沙含量和鹅卵石不精确的关键问题,经过四年多艰苦奋斗,创造了二十四种仪器和测算方法,为算清长江泥沙账提供了一整套新的、可靠的仪器和方法。
苏温洪的这些创造和革新是经过百折不挠的钻研才获得成功的。1954年,她刚从学校毕业后就担任了分析长江上游泥沙的工作。工作中,她经常看到使用的“底漏管”仪器和方法,既费力又不精确,常常在同样条件下取得的“沙样”,二十个人的分析结论都不相同,就决心要革新分析方法。但是,经过一年多时间无数次试验,都失败了。这时,有人就说:“操作规划是法律,不能改的”,劝她“不要自找麻烦”。苏温洪并不理睬这些“劝告”,仍到处找资料学习。后来,终于在苏联经验的启发下,又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创造了“粒径计”,并在全长江泥沙专业会上提出用“粒径计”代替“底漏管”的建议。
苏温洪苦心钻研出来的结果并未引起有关工程师的注意。他们认为她的建议“资料不充分”,不予采纳。这时,又有人劝她:“费力不讨好,算了吧!”但是,党支部却鼓励她:“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要坚持下去。”支部书记同她一起试验,并发动大家帮助她。在党的鼓舞和支持下,苏温洪积极性更高了。见到苏温洪如此干劲冲天和坚忍不拔,一些原来不同意她的建议的人也被感动了,都来帮她找资料、继续试验。
为了帮助她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党支部先后派她到黄河水利委员会泥沙研究所和武汉水利学院学习两次。在学习中,苏温洪得到一位刚从苏联学习泥沙分析回来的教授的帮助,解决了许多理论上的问题,从而使试验获得成功。
现在,苏温洪创议的新方法已经在整个长江测算泥沙粒径工作中推广,不但节约了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做到精确。由于这一贡献,苏温洪去年被评为出席全国群英会的代表,还被命名为“长江女子泥沙突击手”。
为了迎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十周年,苏温洪和女子泥沙组的其他组员一道经过积极钻研,在2月23日实现了“沙样处理野外操作”联动化,做到量积、沉淀、过滤、烘干等工序完全由联动机械操作,使分析一个“沙样”的时间由过去的三到五天,降低为二到五分钟。目前,她正在进一步研究实现泥沙分析联动化,以及有关泥沙分析的科学理论。决心不断地向科学高峰挺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