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总结经验,力争棉花生产继续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04
第3版()
专栏:

总结经验,力争棉花生产继续跃进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农村工作部部长 司马益·牙生诺夫
新疆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有依靠人工灌溉的充足水源,气候干燥,无霜期较长,是祖国理想的植棉地区。但在解放前,全区棉田面积仅有四十六万亩,亩产量仅二十点七斤皮棉,总产量不足十万担,生产的棉花还不能满足本区人民的需要。解放后,经过十年来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两年来的农业生产大跃进,1959年与1949年相比,棉田面积扩大了三点五倍,亩产量提高了二点七倍,总产量增长了十五倍以上。这不仅满足自治区纺织工业和民用的需要,而且还有一部分棉花可供出口和支援关内纺织工业需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促进了自治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总路线、大跃进的红旗,农业生产就能够出现大跃进、大丰收的新形势,棉花生产也能获得高速度地发展。
粮棉双跃进
新疆棉花的生产,不论面积、单产、总产,在十年来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主要是新疆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了以粮为纲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在优先增产粮食的前提下,新疆大力发展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并且正确地制定了粮棉生产面积的比例。以大跃进两年来的粮棉生产面积为例,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左右,棉花占7%左右。两年来粮棉增产的结果,粮食总产比1957年增长72%,棉花总产增长65.5%。这样增长的幅度,既保证了国家和各族人民的粮食需要,又满足了国家和人民对棉花的需要。新疆植棉地区一般做到了粮食自给有余,使粮食、棉花都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发展。在发展棉花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了提高单产和扩大播种面积同时并举的方针,这就有效地保证了棉花生产的高速度发展。以大跃进的两年为例,棉花单位面积产量1958年比1957年提高10.31%,1959年又比1958年提高了25.12%;播种面积1958年比1957年增加了7.75%,1959年又比1958年增加了11.31%。这说明发展棉花生产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棉粮比价(目前自治区各地棉花和小麦的平均比价为一与八之比),几年来既不影响广大群众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也鼓励和刺激了广大群众生产棉花的热情,因而取得了粮棉生产的双跃进、双丰收。
坚持政治挂帅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使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出现了不少大面积和高额丰产田,有力地推动了全疆棉花生产的高速度发展。解放前从未种过棉花的玛纳斯河流域,现在出现了大片棉田,并获得了几万亩亩产籽棉四百斤的大面积丰产,破除了北疆寒冷不能植棉的迷信;全区出现了吐鲁番、麦盖提、鄯善这几个亩产皮棉百斤的县,生产建设兵团的五个亩产皮棉百斤团(场),全区亩产百斤皮棉的面积,已达三十多万亩。在大面积丰产运动中,全区各地涌现出许多植棉能手。例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刘学佛、薛占春同志,分别以亩产籽棉一千三百九十二斤和一千六百八十六斤创造了1955、1956年全国棉花高产纪录。又如1958年徐海甲、薛明哲两同志又创造了亩产籽棉三千六百七十七点一三斤的高产纪录。吐鲁番棉花试验站创造了长绒棉亩产籽棉七百八十二斤的高产纪录。这些棉花生产战线上的红旗,鼓舞和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棉花丰产的信心,大大地推动了棉花生产的高额丰收运动。
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高速度发展,是改造自然、改造思想相结合斗争的结果。在原来植棉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我们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行治碱、倒茬、增施有机质肥料等办法培植提高老棉田;用开荒、轮作等办法来扩大新棉田,变广阔的戈壁为良好的植棉基地;营造棉田林带,在棉田周围种植高粱作物,防止风沙袭击;采取防重于治、治早、治少、治了的原则和人工防治为主,药械防治为辅的办法,防治了各种病虫害的危害。这一些措施保证棉田面积不断扩大,棉花产量不断获得丰产。这些事实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了“人定胜天”的雄心大志,为今后棉花生产持续跃进奠定了巩固的思想基础。
大搞技术革新
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必须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我们抓住了改革植棉工具这一环,因为这是植棉技术改革的中心内容。解放前,新疆地区棉花的播种、中耕,完全依靠落后的手工工具操作,解放后不断地加以改进,目前自治区部分地区已实现了植棉机械化,大部分地区做到了半机械化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劳动工效,缩短了棉花播种期,保证了棉花的种植质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撒播、稀植、浅耕、不施肥等耕作粗放的落后状态。自治区各棉区广泛实行了适时早播、条播和合理密植,部分地区还推行了方窝播和横向间苗等先进技术措施;根据不同气候、土壤和棉苗生长的情况,采取了施足底肥、分期合理施追肥,以及恰当地使用氮、磷、钾肥;提倡经济用水,推行横灌和浸润灌溉;间苗、定苗、中耕、整枝、打尖等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工作,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制度。广大干部和群众在植棉的生产实践中,通过现场参观评比,推广先进经验,开展先进和落后的思想斗争,继续不断地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改进棉花生产技术的群众运动,从而不断地出现了棉田大面积和高额丰产的事迹,有力地推动了全疆棉花生产的高速度发展。
实现了良种化
大力进行棉花品种改良,是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解放前,新疆棉种全是土种,产量低、质量差;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棉花品种的改良和普及工作,把引进外来良种和培育本地良种结合起来,把专业棉花良种繁育试验和群众的种子田结合起来,把繁育与推广结合起来,并在全区开展了良种繁育的群众运动,建立了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因时因地制宜地繁育和推广各种优良品种,使自治区的植棉地区全部实现了良种化。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适应性强,抗灾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就能获得高产。培育和普及一个新的优良品种,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这就必须注意保持良种的纯洁性,防止良种杂交退化;任何一种新的良种,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人工栽培的不良影响,经过一定时间,必然要退化;因此必须经常地、不断地培育新的良种,适应棉花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
作好植棉准备,力争高产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们今年将继续扩大植棉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争取今年总产量比1959年增长40%左右;其中长绒棉面积将扩大六倍以上,亩产量将提高20%左右。这是我们棉花生产战线上极其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为了充分发挥棉花的增产潜力,我们仍然要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想尽一切办法改革植棉技术。
棉花播种期已经临近了,我们必须加速完成宜棉土地的选择,精选、调运良种、备足棉田底肥、整修植棉工具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便适时投入植棉战斗。要充分发挥机械和马拉农具的效能,合理安排劳力畜力,提高植棉工效,改革植棉技术,保证出苗齐全旺盛,打下棉花丰产的可靠基础。
要实现棉花的丰产丰收,必须过好保苗、保蕾、保铃三关。保苗是棉花增产的基础;保证苗全苗旺,严防自然灾害袭击,以促进幼苗茁壮成长;要防止蕾铃脱落就必须过好施肥、灌水、中耕、整枝、打尖等一系列的技术关,并有效地控制棉花生长,集中养分保证多座伏前铃,减少蕾铃脱落,促使棉花早熟,争取优质高产。
开展亩产千斤籽棉运动
新疆今年将开展棉花丰产竞赛和亩产籽棉千斤的运动,要在社、队、场树立棉花生产战线上的红旗、标兵,以树立广大干部和群众实现更大高额丰产的信心。全区今年将大搞棉花丰产方,使大面积丰产田达到棉田总面积的20%左右,以带动全面棉花丰产运动。县与县、社与社、队与队之间季节性的参观评比和年终总评的持久竞赛必须进行,同时要总结推广先进植棉经验,帮助落后社、队赶上先进,克服棉花生产水平高低悬殊状态,实现棉花全面增产。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技术在两年来的大跃进中有很大提高。但是,目前棉花生产技术仍远落后于大跃进客观形势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力发动群众,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推向新的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