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七年如一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04
第8版()
专栏:“三八”红旗手

七年如一日
傅萱
上海国棉二十一厂有位细纱挡车女工,名叫沈如珍。她是全厂的一面先进旗帜,哪年都出色地完成生产任务。她已经连续七年被评为市的先进生产者,连续三届被选为市人民代表。记得前年9月里,她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之一,还到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去过哩。
有人想像这大概是个年青妇女吧!哪知她快近四十岁,已是六个孩子的妈妈了,而且文化也低,身体也不健康。可是她的朝气,她的干劲,实在不比青年人差。我们且不说她怎样钻研技术、勤学苦练,成为生产上的多面手;也不说她怎样帮助别的女工,“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与别人”;单说她怎样坚持不懈学文化,就足够成为广大中年女工的表率了。
她本是个文盲。1953年,纺织女工纷纷学习当时闻名的郝建秀工作法的时候,她很痛苦。人家都从报上、书上很快看懂、学会,她得到处打听、询问,还跟不上。她一狠心,说我非学成个有文化的人不可,否则没法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从那时起,到现在七年如一日,她努力学文化,终于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如今已准备考业余大学了。
这可不简单!她哪来的时间呀?可是她说:“时间嘛,都是挤出来的,人要支配时间,不要给时间支配。”
她先把繁忙的家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原先,她一回家,孩子要吃奶,一家大小的衣裳等着她去洗、去补、去做,还要抽功夫纳鞋底、结绒线。她又住在乡下,离厂十里远不说,回家还得吊井水、倒马桶、打洋油点灯。后来她跟丈夫商量好,由他包做家里的粗重劳动。她丈夫是人民公社社员,做这没问题。她又培养大些的孩子们做些轻便的家务劳动和看管弟弟妹妹。这样,她只做一些别人不能代替她的家务,如补衣服、做衣服、结绒线等,时间就挤出来了。她还能未雨绸缪,利用生育时期,做好许多家事,把一家大小的鞋底纳好,衣服裤子补的补、做的做,一切安排妥当。产假后上工,她就集中精力搞生产和学习文化。
她是先进生产者,又是市人民代表,要开的会议,差不多每天都有。开会交流经验,讨论国家大事,她都很高兴参加,每次都更加促进她学文化的劲头。她说:“文化不高怎么担当大事啊!”她积极参加会议,却又没有耽误上课。她怎样安排的呢?举个例子:有一次她上中班,下午二点半要上工,上午十一点四十五分到下午一点半要上文化课,但是厂里要在十二点半到两点钟开生产会,这就明摆着学文化和会议时间有矛盾。照一般处理,两者不能兼顾,得要请假,放弃一样。可是她却兼顾了。她十一点就到厂校,找老师把今天要上的课程先补好,随后再早一点退出去参加生产会议。这样的例子,在她身上是很多的。
她文化基础差,在学习上碰到的困难也就多一些。老师讲的课,年轻的同学们很快懂了,她却还不懂。但她有艰苦学习精神,千方百计去克服困难,不到懂透不放手。她的方法是多看、多写、多问。这就更需要时间。她从来没有放松过一分一秒的空余时间,一面给孩子喂奶还一面看书。就是在怀孕、生育、有小病的时候,也抓紧时间看书。她会变成书呆子吗?当然不会。她学文化是为更好的生产,所以她一直能站在生产前列。如今,她又被选为“三八”红旗手,是1960年我国一万个先进妇女当中的一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